深化高中课改的“浙江行动”

2013年11月06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改革者说:教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接受教育的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教育全面普及后,教育的功能不再是筛选人才,而是要求人人成才。在解决了“有书读”之后,如何“读好书”已日益成为浙江在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新的亟待破解的社会热点问题。2012年秋季全面启动的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探索。

改革是解决所有中国教育问题的关键,教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次浙江推出的深化普通高中课改方案,不是另起炉灶,而是2006年高中课程改革的继续和深化,是一个系统性改造和完善高中课程的方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选择性。通过有效减少必修,全面加强选修,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老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我们希望通过课程的创新性变革,为学生开辟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空间,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成长成才。

我们深知,任何有意义的改革都不可能等到条件完全具备时再去推进,改革本身也是一个不断创造改革条件的过程。教改之路从无坦途,改革不进则退,但唯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唯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我们希望通过深化课程改革,逐步建立起浙江省普通高中内容丰富、特色迥异、形式开放的多样化选修课程体系,并且努力做到走班走校,自由选课,让学生能多学些自己想学、有能力学、学得好且对实现自己志向有用的东西,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多品尝一些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进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向全面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推动教育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多样化人才。

我们深信,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改革,也是一场以追求人的成功与幸福为终极价值的教育改革。历史将证明,在浙江,今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将不再是空洞的口号。(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刘希平)



上一页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