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中课改的“浙江行动”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此次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杭州二中是一所知名的优质高中校,校长叶翠微今年教师节前刚被评为浙江省的“功勋教师”。
在学校的会议室里,这位在很多人眼中有思想、口才又好的校长,向我们讲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让能飞的飞得更高,会跑的跑得更快。”
叶翠微说,在浙江省这一轮深化高中课改前,杭州二中就开始主动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目前,学校的选修课已从几年前的40门大幅增加到现在的120多门,学生的选择余地非常大。”
他还用形象的比喻,向我们解释了学校大量开设选修课的好处。他说:“原来,我们只能给学生提供快餐,现在能提供‘江南小炒’了,有本事的学生还可以吃‘满汉全席’,我们就是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给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权,正是此次浙江深化普通高中课改的核心理念。刘希平说:“这次改革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选择性,选择是这次浙江课改方案的主旋律,即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让高中生能多学些自己想学、有能力学、学得好且对实现自己志向有用的东西,让每个学生都能品尝一些学习和成功的快乐,向着全面而有个性的方向发展。”
主管基础教育的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韩平向我们详细讲述了此次课改的核心内容。他说,改革的总体思路就是15个字,即“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
说到改革的具体内容,韩平说:“改革的重心是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必修课学分从116分减至96分,选修课学分从28分增至48分。”
浙江的改革方案还提出,按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爱好和社会实践四大类划分建设选修课程,并将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全省各普通高中不再有统一的课程表。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增加选择性,一方面,让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建设满足本校学生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另一方面,也确保学生有更多选择课程的机会。”韩平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