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5-06-12 17:09

院系设置

学院 专业(类)名称 备注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新闻学院 新闻学
历史与档案学院 历史学(国家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档案学、信息资源管理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民族学、社会学、社会工作
政府管理学院 哲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政府管理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地理信息科学双学士学位) 双学士学位项目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
经济学院 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按“经济学类”招生
经济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经济学(经济学+统计学双学士学位) 双学士学位项目
经济学院/信息学院 金融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 双学士学位项目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物流管理 按“工商管理类”招生
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旅游管理(旅游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双学士学位) 双学士学位项目
法学院 法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法语、日语、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印地语、尼泊尔语 部分小语种专业隔年招生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物理与天文学院 数理基础科学(国家数理基地班)、物理学、天文学(菁英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
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按“化学类”招生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国家生物学基地班)、生物技术(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按“生物科学类”招生
生态与环境学院 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 按“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招生
生态学(菁英班)、植物科学与技术(菁英班)
农学院 生物育种科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
药学院 药学
材料与能源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地球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
地球科学学院/软件学院 大气科学(大气科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 双学士学位项目
建筑与规划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 音乐学、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
昌新国际艺术学院 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体育教育(校园足球人才)
云南马来亚学院 人工智能(中外合作办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中外合作办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重点实验室

学校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察站,3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1个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教育部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科学决策咨询研究中心。有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项目,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研究项目,1个国家级应用型、复合型卓越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4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及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拥有实验动物中心、先进计算中心、电镜中心、1.6米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等一批重大科研设施平台。学校为教育部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重点学科

A、云南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名称

1

民族学

3

专门史

2

生态学

4

微生物学

 

B、云南大学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名称

1

生态学

27

理论物理

2

民族学

28

气象学

3

中国民族史

29

系统分析与集成

4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0

生物学

5

中国经济史

31

金融数学

6

工商管理

32

产业经济学

7

植物学

33

行政管理

8

国际经济与贸易

34

物理化学

9

基础数学

35

民族文化学

10

材料物理与化学

36

政治学

11

信息科学与技术

37

金融学

12

国际关系

38

生物学学科群

13

民族法学

39

民族学学科群

14

有机化学

40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5

思想政治教育

41

物理学

16

遗传学

42

地理学

17

旅游管理

43

地质学

18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44

哲学

19

微生物学

45

法学

20

化学

46

社会学

21

专门史

47

马克思主义理论

22

理论经济学

48

大气科学

23

信息与通信工程

49

系统科学

24

环境科学与工程

50

材料科学与工程

25

文艺学

5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6

公共管理

52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可授予的学位

目前学校有2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4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3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师资力量

     云南大学现有教职员工3700余人(不包括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近230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3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700余人。

       学校有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等国家级人才87人,省部级人才897,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教学名师6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等入选者13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学生人数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16976人,硕士研究生7595人,博士研究生110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