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提供综合性的会计、财务、经济及管理专业教育,通过国际化的课程设置、互动的教学方式,传授及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运用到真实的商业世界,并构建中外商业及管理文化桥梁。
学院目前提供九个本科专业,分别为会计学、财务学、应用经济学、商业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管理、电子商务与资讯系统管理、创业与创新管理和数字媒体管理;一个研究型博士研究生课程——会计学与企业管理;以及两个授课型硕士研究生课程——传媒管理和会计学。学院亦与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型硕士、博士研究生。学院所有课程设置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掌握有效的沟通、演讲、分析技巧,以及在专业领域当中开发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分析方法等),从而提高学术及职业的创新及竞争能力。
学院现有本科学生超过3100人,硕士研究生逾260人。教学团队由100多名世界各地毕业于世界知名学府,具备丰富的教学研究或行业经验的学者组成。学院已成为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正式会员,印证了学院对优质管理学教育及国际化的承诺。
专业认证
香港会计师公会专业认证
会计学专业于2007年获得香港会计师公会认证,成为内地第一个获该认证的专业。会计学专业学生只需要通过4+1个考试科目即可完成香港会计师公会专业资格课程 (QP) 考试,而且在读会计专业本 科生在大四即可报名参加QP考试。
香港税务学会(TIHK)认证
会计学专业于2022年获得香港税务学会的认证,是内地第一个获得此认证的高校本科会计专业。自认证年度起,会计专业毕业生参加特许税务师 (CTA)资格考试时,共5项考试科目可免试其中的3项。
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认证
2025年,北师香港浸会大学 (BNBU) 工商管理学院 (FBM) 会计学专业(本科)正式获得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官方认证。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参加 AC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资格考试时,在应用知识和应用技能阶段的9项考试科目中可免考其中的5项。理工科技学院
理工科技学院主要培养以下九个专业的本科生,包括:应用数学、应用心理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环境科学、金融数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学院同时开设了三个授课型研究生课程:传播学文学硕士-人工智能与数码媒体专修、可持续能源技术与管理理学硕士、数据科学理学硕士商业统计专修,以及五个研究型硕博课程:应用数学、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每一专业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专业知识,并注重学生社会意识和个人修养的全面发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具管理能力的专才,使学生有机会在上述领域进行职业发展。目前学院共有专职教师100余人。每一专业的教师都是从世界各地聘请来的,有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另外,学院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外学习机会,例如实地考察、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组织到企业去实习等,使学生活学活用,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为处理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及毕业后选择继续就业或深造创造条件和提供坚实的基础。
人文社科学院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覆盖了广泛的专业范畴,学院所设专业代表着最富有活力和挑战性的学术研究领域。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与人类生活有关的语言与文化议题。学院所属课程除了培育专业技能,更进一步探索人文精神与社会面貌,提升个人的全人修养和群体的社会素质。
2024-2025学年,学院的一年级本科新生会分到两个大类和一个专业,即外国语言文学大类(包含应用翻译学专业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传播学大类(包含传播学-媒体与传播学专业,传播学-中华文化与国际传播专业以及公共关系与广告学专业),以及社会学(包含全球化与发展专业和数字社会科学专业)。
学院同时也开设授课型传播学文学硕士—传理学专修课程(中文教学)、授课型社会工作硕士课程(英语教学),并进行正常招生。
文化与创意学院
作为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办的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致力于在中国内地创建博雅教育新模型。同时,倡导博雅教育的UIC,不仅强调传统的专业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可转化型技能,例如开拓思维和创新思维,思辨能力和鉴赏能力等,使其毕业生能够受用终生。作为UIC的第四个学院,文化与创意学院(School of Culture and Creativity)旨在强调文化、艺术与创意乃是博雅教育中重要的环节之一,目的在于培养具知性与文化气息的学生,使学生透过综合性,创意表达和跨学科的教育方法与理念,从哲学、心理、认知与创意的角度,强化文化、媒体、设计和创意产业研究的学科知识,开创艺术表现形式和创造性的探索。
目前文化与创意学院下设六个本科生专业,两个研究生专业。
本科生专业:
传播学 (动画与互动媒体)
传播学(影视学)
传播学(媒体艺术与设计)
文化创意与管理
旅游、酒店与会展管理
音乐表演
研究生专业:
传播学文学硕士-影视与新媒体制片管理专修
传播学文学硕士-互动媒体专修
重点实验室
中心及实验室
工商管理学院培训中心
计算机科学系实验室
国际智能供应链中心
心理学实验室
行为经济决策实验室
数字化口译实验室
会计金融实验室
智能翻译实验室
会计及管理培训中心
外国语言与文化中心
新媒体实习基地
影视后期音视频工作室
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室
BNBU-爱图仕联合灯光实验室
数据科学实验室
互动设计实验室
环境科学实验室
数码影音实验室
应用数学实验室
摄影工作室
统计学实验室
绘画工作室
金融数学实验室
3D设计雕刻工作室
研究机构
高等研究院
广东省科技厅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应用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教育厅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
数学研究中心
历史文化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与未来网络研究院
评估研究中心
中华文化传播研究院
重点学科
北师港浸大的博雅教育以教学为主,也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学校获批设立两个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连年获得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经费支持,教职员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教研课题。北师港浸大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凭借广东省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应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汇聚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资源,推动前瞻性科学研究。北师港浸大成立高等研究院,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及其科研团队为核心,将紧扣国家宏观战略,以北师港浸大现有研究力量为基础,联合粤港澳大湾区及海内外学者,着力开展基础理论、人工智能、科学文化、文理交融等前沿学科研究。
可授予的学位
北师港浸大的本科专业课程全部通过教育部审批或备案,是按照香港浸会大学的学术标准设置,所设专业与香港的学位标准相符,符合市场需求和国际趋势。北师港浸大的课程设置达到国际标准,所修学分在全球范围内广泛获得认可,打破了国际校际间交换学习和学术交流的瓶颈。北师港浸大学子勤奋好学、学风浓厚。每学期末,北师港浸大通过教学质量评估内部机制审核学校的综合教学质量。同时,香港浸会大学依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所订立的标准对北师港浸大的教学实行全面监督和定期评估,确保北师港浸大卓越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北师港浸大学生经四年在校学习,达到毕业要求及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即获颁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教育部电子注册)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内地、香港及国际范围均获认可)。
师资力量
北师港浸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引进优秀人才,不断升级师资和科研队伍,跻身中国大学高端人才榜百强。目前的教师团队来自约40个国家和地区。学系专业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近90%拥有博士学位,有13位学者入选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教师很多来自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学府的优秀学者,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还能将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实践经验,确保他们在高质量的教学环境中获得全面的知识并培养创新思维。
相关链接:
通识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学生人数
来自全球的近万名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目前在北师港浸大开展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