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5-06-12 16:49

学校领导

校长、讲座教授、香港人文学院院士: 陈致 教授

 

陈致教授是国际知名的文史及汉学研究学者。他从事多领域的学术研究,涵盖古典文学研究与中国早期文化与历史、中国古代诗歌、出土文献与古文字(金文与简帛文字),以及明清思想史。陈教授是多家国内外中英文学术期刊和丛书的创办主编。陈教授曾任香港教资会2009-2014年度研究评审(RAE)人文学科组的中文语言与文学专业召集人;另有中英文学术论文著作在英国、美国、欧洲、日本和大中华地区的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以及知名出版社出版。曾任南京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哲学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等校兼职教授。

陈教授不仅学术成就卓著,还具备丰富的大学管理经验。2010年至2013年,陈教授任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2011年至2014年任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所创所所长;2012年至2014年出任饶宗颐国学院创院署理院长,并于2014年至今任饶宗颐国学院院长;2015年至2017年任文学院署理院长;2013年至2017年任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成员;2018年,任武汉学院校董会校董;2018年至2020年任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副校长(学术),并于2020年至2022年任北师香港浸会大学常务副校长;2022年至2024年任香港珠海学院校长。现任北师香港浸会大学校长。




讲座教授、常务副校长、署理协理副校长(国际发展)周荫强 教授


周荫强教授现为BNBU常务副校长及信息系统与商业分析讲座教授。周教授获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哲学博士(工商管理)学位。周教授于2021-2022年获推选担任国际信息系统协会(AIS)主席。AIS是信息系统学科首屈一指的学术协会,拥有来自世界各地近100个国家的5000多名会员。周教授是AIS自1994年成立以来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当选主席的中国学者。2010年,周荫强教授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周教授陆续在香港大学获任命Padma and Hari Harilela战略信息管理教授,在浙江大学获聘求是讲座教授,在宁波诺丁汉大学担任李达三首席教授。他于2013年获颁发国际信息系统协会会士称号——每年在全球信息系统学科中只有少数学者能获得此称号。

周教授的研究领域为信息技术采用和电子商务,超过100篇论文在信息系统领域的顶级期刊上发表。自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发布以来,周教授一直列入其中。截至2024年2月,他在Google学术搜索中的论文总引用次数达到30,000以上,H指数为62。其在Scopus检索中的引用数达到12,000以上,H指数为44。他是Information & Management的荣休主编,该期刊是澳大利亚ABDC期刊列表中的A*类期刊,也是英国ABS期刊列表中三星级期刊。在他的编辑任期内,该期刊的两年影响因子从2014年的1.84增长到2021年的10.33。他曾担任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的高级编辑,该期刊是澳大利亚ABDC期刊列表中的A*类期刊和英国ABS期刊名单中的四星级期刊。他还曾担任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 Applications的联合编辑和DATABASE for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的全球编辑。

在加入BNBU之前,周教授曾担任宁波诺丁汉大学科研与知识交流副校长。在此之前,他曾在香港大学任职二十年。期间,他担任了多个管理职位,包括商学院院长和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讲座教授、副校长(学术)、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永明 教授


周永明,北师港浸大讲座教授、副校长(学术)。1980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9年赴美攻读文化人类学,1997年获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任教二十余年,为人类学终身教授。2016年起任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社会科学中心主任兼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以及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荣誉学会(Society of Fellows)执行会长。在国内先后担任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中山大学及重庆大学特聘教授等职。

周永明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和文化人类学。曾先后担任过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及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客座研究员,美国著名智库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研究员,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高级客座研究员。2012年当选为美国中西部亚洲研究大会主席。著有《二十世纪中国的禁毒运动:历史,民族主义和国家建构》,以及《历史语境中的网络政治:电报,互联网和中国的政治参与》等英文专著。近年来主要从事其开辟的“路学”(Roadology)研究,重点考察近年来大规模修建道路对中国西南和大湄公河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编有《路学:道路、空间与文化》和《中国人类学》等论文集,并主编《遗产》辑刊。






党委书记、副校长(行政):毛亚庆 教授


毛亚庆教授是知名的教育管理专家、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他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教育学部副部长,以及国家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他是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专家工作组副组长、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学校管理”项目执行办公室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领导力研究中心主任;是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和美国密西根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教育部教育振兴计划“重点高校系主任和研究所骨干出国研修项目”出国留学人员。

毛亚庆教授的研究领域为教育领导与学校管理改进、校长领导力与学校人力资源培训、高等教育管理与发展、教育基本理论。他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项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国家级课题20多项,多项论著及学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项。



讲座教授、副校长(研究和拓展)潘建新 教授

 

潘建新,讲座教授、副校长(研究和拓展)。2021年9月加盟北师港浸大前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终身教授。潘教授曾任英国洛桑实验中心博士后研究员(1996-1999)、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助理研究员(1999-2000),英国基尔大学讲师(2000-2002)。2002年起任职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历任讲师(2002)、高级讲师(2004)、Reader(2005),2006年被聘为终身教授,曾任曼彻斯特大学数学学院概率统计系系主任,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数学学院国际事务处主任。

潘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统计学家,他的研究领域包括统计建模、统计学习、数据科学及其在医学、公共健康、金融及工业上的应用。在统计学及交叉学科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由Springer出版社及Science Press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3部。原创性地提出方差结构建模的理论与方法、纵向数据与生存数据联合建模的新方法、生长曲线模型的系统性方法。英国工程及物理科学基金委(EPSRC)及英国皇家学会 (Royal Society) 评价其研究成果处于世界领先。获得英国和欧盟研究基金委在内的多个研究基金支持。

潘教授是英国皇家统计学会会士(RSS Fellow)、国际统计学会选举会员(ISI Elected Member),曾任英国皇家统计学会曼彻斯特分会主席,是Biometrics (2008-2018), Biostatistics and Epidemiology (2013-), Biometrical Journal (2016-), Journal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2019-) 和 Electronic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22-) 等多个统计学期刊编委 (Associate Editor),已指导20余名博士研究生和50余名硕士研究生。



讲座教授、协理副校长(教与学)、研究生院院长黄煜 教授


黄煜教授本科及硕士就读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93年于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获传播学博士学位。他在1994年加入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新闻系担任讲师,之后擢升至讲座教授。黄煜教授在香港浸会大学任教期间展示出卓越的领导能力,曾担任多个领导职务,2011年至2013年担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13年至2022年担任传理学院院长,2014年至2022年担任协理副校长,分管大学内地事务发展。黄煜教授于2023年获任香港浸会大学校长资深顾问,就浸大的发展及战略措施提供专业意见。黄煜教授在新闻、媒体与传播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领域有丰硕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刊发表英、中文学术论文逾百篇,著述编辑中英文学术书10余部。为表彰其在专业领域的杰出贡献,国际中华传播学会于2023年5月授予黄煜教授终身成就奖。


协理副校长(学生发展): 左龙佩兰 教授


左龙佩兰教授是知名会计学者。她在香港大学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教学研究领域为税务政策及公司管治,曾在国际学术和专业杂志发表不少论文及出版专业相关书籍。左教授亦曾任亚太税务杂志编辑委员会会员。她于2008-2020学年出任北师港浸大的工商管理学部第一任院长,此前曾于香港理工大学任教多年,在教学研究、管理培训和高校行政方面具备丰富经验。2020年9月,左教授就任协理副校长,分管学生发展工作。2022年9月始,左教授兼任通识教育学院署理院长。

左教授在香港和内地会计界颇具声望,是香港专业会计师,也是多个专业团体如HKICPA, ACCA, TIHK, HKSI, SCAA等的资深会员。她曾任十届香港会计师公会理事、三届香港财务会计协会会长,在位期间更曾出任许多委员会及工作小组的主席/成员。在2000年,2006年和2011年连续三届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会计界别)选委。左教授被委任和参与众多政府相关委员会、评审会及上(申)诉委员会。现获香港特区政府委任为会计及财务汇报复核审裁处成员。2016年和2019年,左教授先后获中国财政部聘任为第一、第二届企业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2017年,她获选珠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2018年,她当选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并于2019年获促进会聘任为第二届会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2020年,左教授荣获“珠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021-2026年,左教授获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第二届香港会计咨询专家。





学校简介

北师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BNBU”)成立于2005年,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创新的博雅型大学,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致力于为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开辟一条新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双修、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具的新时代学子。

北师港浸大倡导的博雅教育,其特点是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多,讲求文理兼修、以通驭专,全方位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培养“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人才。

北师港浸大实施英文教学,学术标准接轨国际,设立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贯通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获批设立数学和统计学两个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成立以两院院士为核心的高等研究院。目前,北师港浸大已有2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应用经济学)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4个学科(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传播学)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有9门课程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

北师港浸大面向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同时招收外国学生。学校设有工商管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理工科技学院、文化与创意学院、博雅智能学院,以及通识教育学院和研究生院,设立13个系,在约30个本科专业(方向)招生,并开设研究型和授课型研究生专业,在校生逾万人。本科毕业生获颁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位。

近年来,本科毕业生逾八成选择深造,选择深造的毕业生逾八成进入全球前百强大学。大多数深造毕业生学成归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发展。就业的毕业生备受世界500强企业、政府机构等企事业单位的认可,创业的毕业生中有人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等,也有人在公益路上发光发热。截至2025年3月,已统计到2024届1614名我校毕业生中,1405名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1157名同学进入世界排名前百的学府,占出国出境深造人数的85%。参与就业的毕业生也深受跨国企业、国企、政府和公共组织等单位青睐。

北师港浸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引进优秀人才,不断升级师资和科研队伍,跻身中国大学高端人才榜百强。目前的教师团队来自约40个国家和地区,学系专业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近90%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很多来自包括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在内的世界名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术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方法。学校师资力量位列软科全国高校高端人才100强,有13位学者入选2024年斯坦福大学全球2%顶尖科学家榜单。

北师港浸大大力促进产学研合作和科研成果转化,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凭借广东省数据科学与技术交叉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人工智能与多模态数据处理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推动前瞻性科学研究。学校连年获得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经费支持,教职员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教研课题。


    校 训:


    博文雅志 真知笃行

    (In knowledge and in deeds, unto the whole person)



    学校使命:创建和推进博雅型大学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际化人才



    办学特色:优质学术、英文教学、家国情怀、国际视野


 

    战略定位: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协同发展的博雅型大学


周边环境

北师港浸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经济特区。珠海毗邻港澳,以港珠澳大桥相连;生态环境优美,连年被评为中国最宜居城市。珠海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容闳等一批珠海人曾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科技,为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通讯地址

本科招生咨询: 1、本科招生热线:(0756)3620011、3620022、 3620033、 3620044、3620055、3620066、 3620077、 3620088 2、招生咨询邮箱:admission@uic.edu.cn 3、学校官网网址:www.uic.edu.cn 4、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admission.uic.edu.cn/ 5、通讯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金同路2000号 行政楼3楼招生办公室 6、邮政编码:51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