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测绘与国土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经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文法学院、体育学院(太极拳学院)、音乐学院、医学院、软件学院、民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4个教学学院,另设有诚正书院、利莫瑞克国际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
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煤矿灾害预防与抢险救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煤矿灾害防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地质与瓦斯灾害防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矿山空间信息技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工程技术中心、国家一级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河南省重点实验室、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河南省重点实验室、深井瓦斯抽采与围岩控制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应急管理技术与培训基地、河南省创新方法培训基地、河南省高校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高校矿山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控制工程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安全工程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精密制造技术与工程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深部矿井建设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矿山信息化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矿业工程材料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河南省高校煤与煤层气安全高效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物加工与矿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矿山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代物流服务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煤矿装备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教育部、省级创新团队
瓦斯预测与治理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直线电机与现代驱动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火灾防治理论与技术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矿业材料研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非平衡凝固与亚稳材料研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煤层气工程研究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遗迹化石与地球生物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瓦斯抽采关键技术与装备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重点学科
学校工科优势突出,安全应急、地矿测绘、先进制造与新材料特色鲜明,理学、经管、人文、医学等学科协调发展。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地球科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1.3‰,材料科学、化学、数学进入5‰;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2个学科入选河南省高校“双一流”创建工程;矿业工程学科位列“软科世界一流学科”24名;建有5个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3个河南省重点学科。
可授予的学位
学校共有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资源与环境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2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和交叉学科9大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3272人,其中高级职称1291人,具有博士学位1584人。两院院士2人(含双聘),国外院士6人,国家级人才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2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省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省教学名师等200余人,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创新团队47个。
学生人数
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2000余人,研究生近7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