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校长致辞
广西外国语学院校长 蒙丽珍 教授
亲爱的新同学:
你好!当打开录取通知书的这一刻,一所生机勃勃的高等学府张着大“爱”笑脸向你敞开了大门,一幅绚烂多彩的人生画卷在你面前徐徐展开。作为广西外国语学院的执行校长,在这美好而难忘的时刻,我代表学校并以个人名义——热忱欢迎和期待你们的到来,渴望与你们一道共同抒写属于广西外国语学院人自己的辉煌!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人才的摇篮,创新的源泉,文明的灯塔,更是人类精神的家园,也是莘莘学子梦开始的地方。在广西外国语学院雅致的中西合璧校园里,你能领略来自欧美国家、东南亚国家和我们国内优秀的专家学者的学术风采,享受老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的精心指导与细心呵护,感受学姐、学长们如家人般的温馨关怀与热情帮助,体会与优秀同龄人集体生活的魅力与快乐,体验丰富多彩社团活动释放青春飞扬激情的震撼。进入大学,你不仅要学习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有职业适应力、社会责任感和理性品格的健全人格。
在你们进入大学的这个重要时点,世界正处于巨大的变革和调整时期。新技术革命的时代迎面而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新能源、机器人、生物技术等方面正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对商业模式和社会组织形态等方面都产生了持续创新的要求。为了适应这种变革,学校致力推进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突破口的教学改革,引进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如北京和君商学集团、航天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知名企业进入学校,共建广西外国语学院·和君东方商学院、国际财务管理师教育学院、跨境电子商务学院等“校中院”,携手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共同培养“一带一路”特色的国际化、语言加商学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老教师,我也深恶痛绝传统的教育方法对学生的误导,我将致力于推进“赋能式教育”理念在教育改革中的实践,通过唤醒学生,赋予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带领你们进入自我成长的轨道,让教育回归她的本原。亲爱的同学,无论你来自何方,无论你家庭富裕,还是出身寒门,学校都会以家庭般的温暖关爱你、呵护你、帮助你,永远做你坚强的后盾,助你完成华丽的人生逆袭!
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我盼望着与你们在座落于邕江之滨美丽的校园与你们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
年轻本该努力,青春理应拼搏!亲爱的同学,让我们为实现个人梦、广西外国语学院梦、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学校简介
广西外国语学院
(Guangxi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学校坐落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前身是创办于2004年6月的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2011年4月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广西首家升本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是广西唯一独立建制的外语类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设有16个院系,开设有63个本、专科专业(含方向),其中语言类专业13个,全日制在校生33000多人(数据截止2023年9月),是广西外语类专业在校生数最多、语种最多的高校。现有南宁市五合校区和空港校区两个校区,校园总规划占地面积2500亩。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办人民满意的大学”为宗旨,坚持“为民办学 大爱无疆 以生为本 立德树人”办学理念,秉持“留住中国魂 做好国际人”校训,弘扬“敢为人先 砥砺奋进”大学精神,形成了“大爱 致远”的良好校风,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学校“服务边疆 对接东盟 把小做大 把外做强”办学特色初显,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学校不断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学校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围绕培养适应行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需求的高素质应用人才为目标,持续推进与行业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深化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国际酒店管理产业学院等学院建设,建立产业、学校、科研平台贯通融合机制,进一步吸收行业专家和企业学者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托共建平台导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引进创新创业项目、共建双师双能队伍、构建生产实训场景,形成“校企师资队伍共享、校企专业课程共建、校企科研课题共研”的新格局。
始终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教师作为学校办学第一资源,2013年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不断完善制度机制,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有一批行业专家、企业家、创业精英担任客座教授,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专家引领 骨干支撑 双师结合”的师资队伍初步形成。
学校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亚非语言文学学科),自治区级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试点专业群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1个,自治区级民办高等院校重点专业5个,广西民办高校优势特色专业3个。根据“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能力培养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强化实践教学,“二三三”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彰显。
注重培养学生“双创”能力。2010年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中国—东盟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充分发挥海外校友会的作用,在泰国、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建设海外创业就业基地。2016年11月获“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奖”,2016年12月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认定为“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培训示范基地”。《服务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建设的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获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重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初步形成以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专业为主,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工学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亚非语言文学学科获批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与泰国驻南宁总领馆共建中泰文化研究中心,建有东南亚研究院、桂台交流合作研究院、广西民办教育科学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学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全国青年运动会、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提供多语种翻译、会务接待志愿服务;服务“乡村振兴”,深入广西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中越边境地区开展政策宣传等实践活动;服务国际文化交流,为第4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等重大活动提供志愿服务。据统计,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师生50,000多人次。
学校全力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化办学特色。与泰国、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70多所大学签订交流合作协议,招收1600多名国际生,派送5000多名学生赴合作高校接受学分互认的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逐步提升。据2023年广西新闻网报道,我校留学生数量继续位居全国民办高校首位;在京领新国际创业时代网“中国民办大学国际化竞争力排行榜300强”榜单中,我校分别于2020年、2022年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一。
社会声誉日渐提升。升本以来,学校先后获“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优秀学校”“广西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荣誉称号。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认可,办学成效得到了社会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