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临近高考,很多考生家长开始关心高考专业选择,全国招生院校之多,招生专业之广,在选择时不免让人犯难。近几年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在专业的设置上又有新的调整。了解专业是填报志愿的基础,专业的选择不仅决定了考生大学期间学习的知识,甚至会影响未来的就业领域和发展方向。因此,选择适合自己就读的专业对于考生来讲非常重要。阳光高考特制作本专题,助力2020年高考考生选专业。
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 高职专业目录
紧扣发展需求 就业形势看好——解读《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谋划好高水平本科教育“中国方案” | 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中国特色高职双高计划建设名单 | 六部门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 | “双万计划”河南公布首批一流本科课程 | 福建26所高校增列77个本科专业
四川大学:3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增生物工程等三个专业图解专业: 物联网工程 传播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软件工程
实施方案来了!河北高校上千专业要这样调整优化 | 35所高校首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新增就业目标提前实现,哪些行业最火? | “新工科”新在哪儿
教育部启动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工作 | 新的就业机会在哪里——基于一线调查得出确切分析
专业与行业

院校与专业
新高考选专业注意这些点
了解高校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
基于个人志向、兴趣、优势做选择

与自身志向兴趣、高校要求相匹配
在高中阶段,学生最主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自己选择一条怎样的航线;二是如何在这条航线上,坚定地、执着地走得更远、更好。为了树立一个人的远大志向,这条航线选择的依据应基于一个人的志向、兴趣和优势潜能,选择使其相互关联、协调一致的课程组合。如何基于志向进行选择?在季洪旭看来,有两条原则:一是和职业规划相匹配,要理性看到,如机械工程、土木建筑专业,不选物理,很难学得好,所以要给予学生对应专业的选科匹配指导;二是和高校要求相匹配,不同高校、不同专业有不一样的选科要求,如一些著名高校的金融、心理、法学专业也要求选择物理,你就得选择。学生为未来的专业积累了一些知识基础,在这个领域做了一些探究后,还要进一步选择对应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详细>>
学会选择、发现优势、发展优势
各地陆续推进的新高考改革赋予了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权,从高一开始就要形成三年完整的学业修习计划,并参考大学各专业招生所指定的科目进行专业选择。新一轮招考制度改革的核心精神是强调多元、综合、个性和选择。新招考制度实现了从“选拔”到“选择”的变化,从“招分不招人”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给学生带来了全方位的选择体验。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让基础教育从补短走向扬长。引导学生树立生涯意识,学会选择、发现优势、发展优势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无法回避的重要命题。职业生涯是一种持续的过程,是一种统整的教育理念,通过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准备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生涯能力。以发挥学生的潜能与天赋为出发点,重点在人的全部生涯上,让个体可以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实现自我引导能力,让每一个学生过上适合自己特点的生活。

专业百科
专业与报考
100篇专业解读助你选专业
编辑: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