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16-06-07 22:09

学校领导

致    辞


这是一所凝日月光华、蕴无限生机的学苑,是传承人类文明,播撒科学思想的殿堂;这是一片神奇宽广、充满希望的园地,是哺育代代英才,成就青春梦想的地方。西安工程大学历经数代人的辛勤耕耘,艰苦奋斗,创建了一个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才济济、成果丰硕的教育科研基地,为志存高远的青年学子创建了成长成才的平台。在此,我们热忱欢迎广大青年学子融入这所具有光荣历史的高校——西安工程大学,感受百川汇聚的精神引力,传承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锻造严谨求学的学术品格,砥砺求新的人生志向。在这片蕴育着理想和希望的热土上,青春如歌,生命如虹。我们期待与你们一起从这里出发,携手奋进,用智慧和汗水创造明天的辉煌。

树人千秋业,学府百年春。西安工程大学位于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古都—西安,承载了百年的办学历史。学校起始于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经过百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综合办学实力较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在思想解放中诞生,在改革开放中成长,三十余载春华秋实,成就卓越蔚然气象。1978年独立建校以来,学校各项事业有了飞跃发展,办学层次不断提升,由单科性迈向多科性,成为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多层次、多科性的大学。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现有13个学院(部),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50个硕士点,63个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学校有与培养人才相适应的现代化办学条件,拥有金花和临潼两个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学校不断改善教学条件和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绿化美化环境,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分别授予“绿色学校”和“省级园林式单位”称号;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校园”称号。学校有感动几代学人的先贤名师,有在学校成长起来的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有一批获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三秦学者、陕西省先进工作者、陕西省教学名师、师德标兵、优秀青年教师称号的教师。有被教育部批准为“计划单列联合培养”博士点的“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学科;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项和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拥有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自办学以来,为国家培养输送各类高级人才8万余名。

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的道路,近年来与日本、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

卷万顷碧波,引千帆争过。我们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扬帆起航,开启新的征程。我们将坚持科学发展,遵循教育规律,在学校事业建设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注重特色学科发展;在学校人才培养中,坚持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题,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在学校科研工作中,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反哺教学;在社会服务上,努力为社会培养人才,提高学校社会声誉,最终使学生受益。我们坚信,有团结的班子、齐心的师生、富有凝聚力的团队,有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才俊的融入,西安工程大学一定会蓬勃发展,再创辉煌。

在高考来临之际,作为西安工程大学的党委书记和校长,我们在此与各位有志青年共勉:满园桃李沐春风,惟敬少年已英雄。衷心祝愿广大考生取得优异成绩,真诚欢迎广大青年才俊到西安工程大学求学深造,实现个人梦想,努力成为攀登科学技术高峰、推动社会进步、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才。

学校简介

西安工程大学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等学校。其前身为1912年创办的北京高等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其后历经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纺织系、西北联合大学纺织系、西北工学院纺织系等发展阶段。1978年成立西北纺织工学院,隶属纺织工业部。1998年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学校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教、艺术等多科性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培养出了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8万余名,为地方、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占地108万平方米。设有纺织与材料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艺术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中澳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育部等13个教学单位。现有实验室5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和省部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4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公共服务平台1个。各类在校学生24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2000余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具有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资格,现有联合培养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8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授权领域11个)。陕西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优势学科3个,省级哲学社会学科特色学科1个。省级教学团队15个,省级精品课程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5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9个。学校办有面向全国发行的国内核心期刊《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400余人;二、三级教授35人,正副教授500余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优秀教师、师德标兵7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享受“三秦人才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3人,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人,陕西省“百人计划”入选特聘专家7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0人,陕西省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青年科技标兵、青年科技新星、高校“巾帼建功”标兵、陕西青年五四奖章等近20人。

“十一五”以来,学校获得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37项;出版教材380余部,获得省、部级奖励教材26部,承担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39项;承担国家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创新项目5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65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得省部科学技术奖83项,学术论文被SCI、EI、ISTP收录2000余篇。

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近年来,选送赴国外交流或参加双学位联合培养学生400多名;教师出国进修、交流300多人次,邀请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800多人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3项,承担国际科研合作项目30余项。主办或承办“中国国际毛纺织会议”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

学校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秉承“实业报国,负重奋进”的办学传统,践行“厚德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校风。近年来,先后获得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文明校园”、“绿色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连续十多年获“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学生参加科技文化活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700余项。

当前,学校正在按照“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的目标,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周边环境

学校现有金花、临潼两个校区,金花校区居城东文化中心,濒临兴庆湖畔,周围高校林立;临潼校区位居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临潼,距金花校区20分钟的车程;学校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先后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绿色学校”等称号,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校园网通过光纤与中国教育科研网高速联接接入Internet,为学生查找资料、与外界沟通提供了便利条件;建筑面积33337平方米的图书大楼,馆藏文献153.8万册,电子资源1000GB;学生宿舍面积18.50万平方米,实行公寓化管理,配备有暖气、风扇、互联网接口、电话、传呼机、衣柜、书架等设施,每幢楼还配有自助洗衣机和交费洗衣房。这些都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通讯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19号 [71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