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5 16:27

院系设置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柔性电子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文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碳中和科学与技术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与医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机器人工程学院)

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亚欧贸易与数字经济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设计与艺术学院(丝路文化与传播学院)

数学与数据科学学院

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

文化与教育学院

陕西科技大学阿尔斯特学院

 

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1、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西部特色果品资源加工及综合利用专业分中心
2、教育部轻化工助剂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3、教育部地下文物保护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4、高性能无机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5、陕西省造纸技术及特种纸品开发重点实验室
6、陕西省轻化工助剂重点实验室
7、制浆造纸工程实验室
8、轻工机械CAD/CAM工程研究中心
9、皮革工程实验室
10、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
11、商检纸张纸浆检测重点实验室
12、陕西省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陕西省中药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4、陕西省轻工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中心
15、陕西省平板显示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16、陕西省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17、陕西轻工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重点学科

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二级学科9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4个;本科专业70个,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医学、艺术学、教育学、农学、交叉学科等11大学科门类。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拥有“长江学者” “杰青”“优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百余人;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领域1个,A类学科1个,B类学科5个,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6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研究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78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建设学科1个,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6个,院士创新团队9个。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等4个学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位列全球排名前3‰,化学位列全球排名前3‰,工程学位列全球排名前4‰);软科世界一流学科10个。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轻工技术与工程

设计学

化学

机械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6个)

无机化学

分析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

材料物理与化学

材料学

材料加工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工艺

生物化工

应用化学

工业催化

轻化工过程系统工程

资源与环境化工

制浆造纸工程

制糖工程

发酵工程

皮革化学与工程

轻工装备及控制

轻工技术与经济管理

生物质化学与材料工程

轻工信息与人工智能

食品科学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功能高分子化学与技术

设计学

马克思主义与设计战略研究

轻化工应用数学

量子物理与功能材料物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

轻工技术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设计学

 

可授予的学位


可授予的学位

博士、硕士、学士

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与数量结构 

       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年来,在国家级、省级教学项目中连创佳绩,整体水平居省属高校前列。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0项;现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5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13个,陕西省名牌专业7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9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省级新工科项目6项、新农科项目1项、新文科项目2项;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60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13个(其中本科生8个、研究生5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1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优秀教材24;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7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4个;省级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学院2个;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91项。

学生人数

        
   截至2024年5日,全日制各类在校学生24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