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稀土学院 |
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经济管理学院(质量学院) |
法学院 |
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 |
理学院 |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建筑与设计学院 |
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南昌) |
软件工程学院(南昌) |
商学院(南昌)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先进铜产业学院(鹰潭) |
化学化工学院 | 冶金工程学院 |
体育与艺术学院 |
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1个江西省卓越工程师学院、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个交叉二级学科点,1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江西省“十三五”“十四五”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入选江西省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突击队学科,并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清单”;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学科水平评估居全国22%-32%,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环境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71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27个、10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省级一流课程114门、省级校企合作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
可授予的学位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序号 | 学科名称 | 学科门类 | 学科代码 |
1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0805 |
2 | 冶金工程 | 工学 | 0806 |
3 | 矿业工程 | 工学 | 0819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序号 | 专业学位名称 | 专业学位门类 | 专业学位代码 |
1 | 材料与化工 | 工学 | 0856 |
2 | 资源与环境 | 工学 | 0857 |
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
序号 | 学科名称 | 学科门类 | 学科代码 |
1 | 应用经济学 | 经济学 | 0202 |
2 | 法学 | 法学 | 0301 |
3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法学 | 0305 |
4 | 数学 | 理学 | 0701 |
5 | 化学 | 理学 | 0703 |
6 | 地理学 | 理学 | 0705 |
7 | 机械工程 | 工学 | 0802 |
8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0805 |
9 | 冶金工程 | 工学 | 0806 |
10 | 电气工程 | 工学 | 0808 |
1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0809 |
12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工学 | 0810 |
13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0811 |
1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0812 |
15 | 土木工程 | 工学 | 0814 |
16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0816 |
17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工学 | 0817 |
18 | 矿业工程 | 工学 | 0819 |
19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0830 |
20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0837 |
21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学 | 1201 |
22 | 工商管理学 | 管理学 | 1202 |
专业学位硕士点
序号 | 专业学位名称 | 专业学位门类 | 专业学位代码 |
1 | 金融 | 经济学 | 0251 |
2 | 法律 | 法学 | 0351 |
3 | 体育 | 教育学 | 0452 |
4 | 汉语国际教育 | 教育学 | 0453 |
5 | 翻译 | 文学 | 0551 |
6 | 电子信息 | 工学 | 0854 |
7 | 机械 | 工学 | 0855 |
8 | 材料与化工 | 工学 | 0856 |
9 | 资源与环境 | 工学 | 0857 |
10 | 能源动力 | 工学 | 0858 |
11 | 土木水利 | 工学 | 0859 |
12 | 生物与医药 | 工学 | 0860 |
13 | 交通运输 | 工学 | 0861 |
14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1251 |
15 | 公共管理 | 管理学 | 1252 |
16 | 会计 | 管理学 | 1253 |
17 | 工程管理 | 管理学 | 1256 |
18 | 设计 | 艺术学 | 1357 |
19 | 密码 | 交叉学科 | 1452 |
师资力量
学校建立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730余人,博士生导师270余人,硕士生导师1030余人。拥有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入选者、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国家“863”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赣鄱英才计划”入选者、“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俊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国家和省级人才共300余人。学校先后聘请了张文海、赖远明、余艾冰、王运敏、杨春和、谢建新、郭烈锦等院士和6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特聘或客座教授,并聘请了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学生人数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7万余人,在校研究生54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