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学校设有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数学与金融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62个,涵盖工、管、文、理、经、教、农、艺八大学科门类,学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类、生物食品类、化学化工类、装备制造类、经济管理类、文化艺术类等应用型专业集群建设,彰显“以工管为主、以信息为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特色,学科专业转型被教育部评估中心推介为转型发展典型案例。
重点实验室
学校建有实验实训中心20个,下设教学、科研实验室共492个,包括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智能感知与健康养老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滁菊种植与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1个,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4亿元。
重点学科
优势特色学科专业: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个):地理信息科学、物联网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化学工程与工艺、测绘工程、网络工程、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商务英语、学前教育(师范)、国际经济与贸易、产品设计、金融工程、汉语言文学(师范)、土木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财务管理、音乐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体育教育(师范)
2023年起,17个国家级、省级一流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招生。4门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拥有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凤阳花鼓)传承基地、实景地理环境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21个。“地理学”获批安徽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B类),入选安徽省高等学校Ⅲ类高峰学科。“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4项。
可授予的学位
学校可授予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等学士学位。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371人,其中专任教师1058人、高级职称350人、博士389人。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最美教师等60人次。
学生人数
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开设62个本科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8336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96人,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籍学生23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