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奖学金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6 12:24

奖学金设置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确立了“经济保障、发展支持、价值引领”的资助育人工作理念,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基本原则,每年投入约两亿元的资助经费,覆盖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切实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立足“自强不息,仁爱共济”的校园慈善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解决学生经济负担为根本——提供资金保障

学校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奖助学金、勤工助学及补助补贴等,从经济上给予学生强有力的支持。新生报到前,学校将开通网上绿色通道,为无力缴纳学费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办理缓交,确保每名困难学子顺利入学。学校设有政府、校内、社会三类奖助学金等近100项,及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约2000个,给予全体学生积极进取并获取资助的充足机会。优秀学生可申请获得国家奖学(8000/人)、上海市奖学金(8000/人)、东华大学一等奖学金(3000/人)以及宝钢奖学金(10000/人)、桑麻奖学金(2000-10000/人)、旭日奖学金(10000/人)、纺织之光奖学金(8000/人)、天骥年度奖学金(3000-6000元/人)、天骥国际交流奖学金30000/等奖学金。有所专长的学生还可获得学科竞赛奖、社会实践优秀奖、文娱活动优胜奖、体育竞赛优胜奖等单项奖学金。

二、以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为重点——提供发展支持

学校系统构建发展型资助新格局,把“扶困”与“扶智”志”结合起来,凝心聚力、创新发展,从学生身心成长、能力成长、思想成长三方面科学构建阳光成才计划(砺志学苑课程体系致力于为学生素质全面持续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学校每年投入经费,重点支持获奖受助学生参加各类学习实践,每年受益人数近1000人。同时,学校积极实施大学生公益创业训练,开辟了小世界书吧、图咖、陪学咖和乡村振兴农产品推广小组等多个实训平台,支持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

三、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实施价值引导

学校自2007年启动以获奖受助学生为主体的慈善育人基地建设,以“自强不息、仁爱共济”的校园慈善文化为载体,坚定为优秀人才培养做出应有的贡献。十余年来,学校积极引导学生持续组织爱心募捐及义卖,迄今已为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灾地区和定点扶贫盐津县提供逾1000万元的善款和物资;每年组队参加上海市“蓝天下的至爱”大型慈善活动,举办学雷锋、慈善晚会、“助学筑梦铸人”征文、建档立卡新生看上海及慈善志愿“双文化月”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智力助残、公益环保、铁路春运志愿者、杏林义工、高龄老人暖心摄影、关爱农民工子女和自闭症儿童等志愿服务,50余个长期服务基地遍布全市各区,累计服务时长已超160万小时;每年暑假开展资助政策宣传专项社会实践活动,选拔并组织获奖受助学生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投身实践,助力教育公平,支持乡村振兴。

备注:各类资助项目内容及要求均以当年《学生手册》规定为准。

 


 


困难生资助办法

东华大学帮困助学制度简介

东华大学高度重视困难学生助学工作,坚持助困育人,建立了帮困助学体系和助困育人机制。20032月,学校的帮困助学岗被评为上海市“红旗文明岗”。

学校的帮困助学体系主要包括:

1、国家助学贷款。国家规定困难学生可申请每人每年6000元的贷款,毕业后12年后开始还款,六年内还清。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由学生自负。

2、勤工助学。学校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与合法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进行自我解困。学校特别重视困难学生的岗位资助工作,优先安排困难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

3、国家奖助学金和上海市政府奖助学金。是由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的无偿资助。国家奖学金为每人每年4000元,国家助学金每月15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上海市政府奖学金为3000/人,上海市政府助学金为每月15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每年按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发放。

4、人民奖学金。人民奖学金分为东华大学奖学金和十余项旨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单项奖学金,获奖面20%左右。

5、社会奖(助)学金。由知名企业和知名人士、校友设立的奖(助)学金。目前,共59项,包括1000万的恒逸助学基金和1000万的周华盛助学基金。2006年受益学生700余名,最高金额10000/年。

6、专项助学金。从03年起设立了民族班特困学生助学金(一等5000元,二等4000元,三等3000元),受益面达45%

7、学费补助。对家庭特困的学生视困难程度给予学费补助。

8、校内助困贷款。学校从2004年起推出了校内助困的贷款制度。凡一、二年级困难学生可申请无息的校内助困贷款,每人每年最高2000元。

9、临时困难资助。对出现临时困难的学生,学校及时给予适当补助,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10、冬令补助。学校在寒假放假前,发放一定额度的补贴,用于资助困难学生购买冬衣等物品。

11、推行技能帮困。坚持对家庭困难学生和民族班学生免费进行计算机、英语等能力的培训,以增强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上岗能力。

12、结对关爱行动。“走进困难家庭,情暖学子心”已成为我校帮困的一项例行工作。学校各级教工党支部,积极开展“结对子”活动,给予困难学生经济和学业上的指导,使学生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心。

13、畅通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暂时无法缴齐学费的学生在入学报到时,可以申请办理学费缓交手续,学校给予办理入学相关手续。

14、慈善爱心屋。接受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的现金实物捐赠后,对接受的捐赠物品进行整理、清洗、消毒等管理工作,将捐赠物品发放给经过学校困难认定的贫困学生。并专设“图书角”,接受校内外捐助的图书、杂志、电子读物等物资;教辅类图书发放给贫困学;非教辅类图书、杂志、电子读物等供贫困学生借阅。

 学校在帮困的同时,坚持重在育人,建立了助困育人机制。主要建立五项制度:

1.实行困难认定制度。学校规定,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德优良,学业成绩合格者,可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提出困难认定申请,经学校认定后按困难程度享受相关帮困政策。

2、推行助学贷款信用承诺制度。学校规定,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必须进行书面信用承诺。学校每年组织申贷学生进行信用承诺宣誓仪式。

3、推行社会公益活动承诺制度。学校规定受助学生必须参加50100学时的社会公益劳动。2002年起,学校成立了“东华大学社会公益服务队”,2006年更名为“东华大学阳光服务队”。四年多来,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4、实行红绿卡持卡上岗补贴制度。根据学生困难程度不同,为困难学生办理红、绿卡。学校鼓励持有红绿卡的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勤工助学上岗,获得合法收入。对持有红、绿卡上岗的学生,学校给予一定的上岗补贴。
     5
、实行国家、上海市政府奖(助)学金、学费补助追回的制度。对获得国家、上海市政府奖(助)学金、学费补助的学生,若被发现弄虚作假或违反校纪校规,学校将全额追回已经发放的资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