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研究运用信息论、 电路与系统理论、 电子学技术与计算机技术, 获取、 传输与处理信息,是一门理工结合、 涉及面很宽的交叉学科专业, 其前身是成立于 1958 年的兰州大学无线电物理专业。 1980 年, 无线电物理专业从兰州大学物理系分离出来, 与当时新成立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一起, 共同组成兰州大学无线电物理计算机科学系。 1986 年, 两个专业分离, 分别组建了兰州大学电子与信息科学系和计算机科学系。 其中, 电子与信息科学系设有无线电物理和无线电电子学( 1987 年改称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两个专业。 1998 年, 无线电物理和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两专业合并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于 1999 年正式招生。


2000 年, 以电子与信息科学系、 计算机科学系、 计算中心为基础, 成立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2 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地班被确立为甘肃省信息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电子信息方向) 。 2019 年,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被确立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1 年, 被确立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22 年) 的规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所属门类为工学( 08) , 专业类为电子信息类( 0807) , 本专业的专业代码为 080714T, 其中 T 代表特设专业, 可授予工学或理学学位。

本专业包括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两项内容, 内容涉及电子技术、 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四大知识板块。 除要求掌握数理基础、 政治及外语等知识外, 主要专业课程有: 程序设计基础、 电路分析基础、 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通信电子线路、 可编程逻辑电路设计与实践、 信号与系统、 数字信号处理、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开发实践、 数学物理方法、 电磁场与电磁波、 微波技术、 通信原理、 自动控制原理、 光电子技术与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等。


本专业聚焦国家人才紧缺的信息技术关键领域, 立足西部、 面向全国, 依托无线电物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博士点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 甘肃省重点学科) 、 电路与系统、 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硕士点, 以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为导向, 形成了电路与系统、 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 现代通信技术、 智能控制、 嵌入式系统设计、 生物医学信息感知等特色方向, 具有理工结合、 软件硬件综合实践、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