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
专业介绍: |
1、历史沿革 南昌航空大学(前身为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可追溯于1978年首次招生的电子仪器与测量技术专业。1998年根据国家专业目录调整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02年获首批江西省品牌专业,2008年获国家特色专业,2017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竞争力排行榜被评为 4 星级专业,2019年获评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省财政支持),2022年获评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3年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航空产业发展需要,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具备坚定信念、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电子信息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够选择和使用先进技术及工具进行电子信息方面的工程实践和创新工作,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能够在电子与电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航空电子技术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主干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A、通信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线性系统、通信系统原理B、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技术、微机应用系统设计、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数据结构与算法、数字信号处理、人工智能基础等。 4、专业水平 本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认证,江西省品牌专业、江西省一流特色专业,建设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1项,江西省一流本科教学团队2项,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5项,主持省部级教研课题36项(其中重点课题3项),获全国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一等奖1项,江西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在教学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5、师资力量 本专业有在编教师专任教师30人,其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培养对象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高校青年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2人,高级职称人数占全体教师人数56.7%;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硕导人数占全体专任教师人数比例为46.7%;具有博士学位21人,占总师资人数70%,已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6、依托学科 本专业依托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时建设了“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江西省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重点实验室”,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本学科共有硕士生导师19人,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30-40人。 本专业近三年新增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专业教师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横向课题累计合同额超过3000万元;在科研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7、就业领域 本专业依托良好资源条件,在航空电子和嵌入式人才培养具有较强优势。通过建设航电课程群、航空企业实践基地、航电实验室,构建了良好的航电人才培养平台。 本专业2022年承办了国际产学研合作会议航空电子与测试技术分论坛;专业为省单片机理事会主持单位,以工业应用嵌入式技术为主线,深化学生嵌入式系统研发能力培养;毕业生可在电子与电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航空电子技术、航电系统设计、航空设备维护等行业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等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