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1.专业概况

南昌航空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于 2012 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专业从 2016 年开始执行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持续改进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于2022初年获得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2023年8月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自评自建环节,获得入校考察资格,预计将于2024年完成入校考察。

2.学生规模

目前本专业每年招生2个班约70名学生,共有大一至大四在校生280人左右。

3.办学条件

1)师资情况

目前本专业有18名专任教师,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比例为94.4%,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为 50%。大多数专任教师具有工程背景,有企业工作经历或承担过工程项目,为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验条件

本专业教学设施经过多年的整合与发展,能较好地满足教学需求,除大学物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与其他专业共用的基础实验室外,还有电力系统综合实验室、智能微电网实验室、新能源发电虚拟仿真实验室、继电保护实验室、电力传动与控制实验室、航空电机驱动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综合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面积达772平方米,设备总值超千万元。

1.png


3)实习基地

本专业通过产学合作渠道,先后在洪都飞机制造公司、昌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电力电气分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深圳市高斯宝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深圳信盈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实例雄厚的企业单位建立了实践实习基地,能够满足本专业全部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

4.人才培养质量情况

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考研升学率达30%以上,部分优秀学生直接保送至985院校读研,比如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就业方向有国家电网、五大电力集团等特大型国有企业,也有珠海格力电器、高斯宝电气等知名民营企业,还有部分学生进入到政府机关和科研院所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航空或国防相关企业(部门)工作,如洪都集团、602研究所、解放军五七一九工厂等。

3.png

4.png

5.培养目标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航空及国防建设需求,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具备坚定信念、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电气工程学科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能够选择和使用先进技术及工具进行电气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工作,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良好的职业发展能力,能在电力、航空、新能源等领域,从事电气系统和装备的生产、运维、控制、设计、研究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能够达到下列目标:

1.能综合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及现代工具,分析电气系统及装备的运维、控制、开发等方面复杂工程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开展创新性研究;

2.具备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有良好的管理能力,能够组织电气项目的工程实施;

3.熟悉电力、新能源等电气工程领域行业标准,能够在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过程中坚守职业规范,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坚持公众利益优先。

4.具有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能有效跟踪电气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适应行业发展要求。

6.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气工程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气工程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设计出满足特定需求的电气系统(装备)、单元(部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气工程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气工程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合适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能对复杂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气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电气工程领域内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气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气工程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将其应用于电气工程项目。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