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一、基本情况

1)历史和特色

南昌航空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1999年开始招生,2006年3月成立应用数学系,现有在校本科生236人,其中2021级51人、2022级57人、2023级66人,2024级62人。拥有数学一级硕士点,其中应用数学硕士点于2004年开始招生,培养硕士研究生近百名,目前在校研究生60人。

本专业强基础、重实践、学科交叉融合,以服务国家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为目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形成“立足地方、加强基础、重视实践、提高能力、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以数学为基础,以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作为应用方向,毕业生具有数学专业的知识,又具备金融、大数据等学科的主要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和谐发展。

2)专业培养目标

以服务国家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为目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需求为导向,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具备坚定信念、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沟通协作、创新意识和知识更新能力,能够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在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等领域从事数据建模、算法设计与优化、信息和数据开发、软件开发应用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3)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数学

交叉学科:计算机科学、统计学

开设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数值分析、数据结构、运筹学、数学模型、多元统计学、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学物理方程、近世代数、Python数据分析、微分几何(双语)、专业英语、Web应用开发等等。

(4)就业前景

年度

毕业生人数

一次性就业人数

就业率

升学人数

升学率

2020

57

46

80.70%

15

26.32%

2021

57

55

96.49%

13

22.81%

2022

57

52

91.23%

22

38.60%

2023

54

52

96.30%

21

38.89%

2024

51

49

96.07%

18

35.29%


 ① 近五年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

 ② 主要就业去向

 1.png


二、人才培养

(1)全方位、常态化、独具特色的学生服务支撑体系

3.png

2)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能力提升,提高就业竞争力

将能力培养融入到“操作性实验——仿真式、应用式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实现学习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和考取职业资格证,提升就业竞争力。

近五年,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大学数学竞赛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近50余项。

4.png

三、师资情况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现有教职员工59人,其中专任教师52人。在专任教师中,教授9人、副教授12人,博士学位31人。很多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南大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等海内外知名大学;7位老师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柔性引进国家杰青1人,2人获江西省杰青,1人获江西省主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青年项目。

2011年至202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纵向总经费1000多万元。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 200余篇,出版专著7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1位省骨干教师,1位省师德先进个人,2位卧龙之星,7人次被评为校教学十佳,2位“最美教师”,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6人次。近年来,立项省级教改项目、省级教育规划项目近20项,其中2项重点项目,省级优质课程、省级一流课程6门。

四、教学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学院课程教学内涵质量,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定期举行教学法活动。

科技创新

学院拥有基础数学、科学计算与人工智能、应用数学三个研究团队,拥有一个江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数学与航空工程仿真重点实验室”,并设有3个校级科研平台“科学计算与应用研究所”、“数学和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和“南昌航空大学数学中心”。

202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立项数位居全校第三,总经费 236万元。获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总经费216万元。

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立项数位居全校第4,总经费217万元。获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总经费38万元。科研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