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产品设计(本科(普通教育)类) |
专业介绍: |
“产品设计”取自表象,顾名思义当属造物之列,而以学科划分应归“工业设计”范畴,但随着社会结构日趋复杂,“综合”处理多元系统的需要,使得各方向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在此情形下,重新理清方向边界、认清自身与其它方向的关系,便显得十分必要。 回顾百年设计,“工业设计”从业者不断完善自身与社会的关系,而近年来专业转型的频率逐步加快,这得益于业界的反思与提倡寻求社会价值。首先从可控性强的单体设计入手,派生出“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全生命周期设计”等设计思潮;随研究的深入,基于更广泛的“服务设计”、“系统设计”、“社会设计”等可以系统解决更复杂社会问题的理念与实践相继诞生。目前人类社会正跨入一个全新时代,那么综合上述变革的“创新设计”、“可持续设计”将是未来的主旋律。 “产品设计”方向在我院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初创之时王沂蓬教授、江黎教授和张所家教授等开创者结合央美特有的艺术气息,与学院确定了比较中性的名称“产品设计”是为了兼顾“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和“造型艺术”三类专业工作室方向。期间还先后派生出“首饰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突出专业性的新方向。现在回顾近二十年的专业发展,当初的多元融合在专业训练早期的确丰富了学生视野,只是这种氛围仅仅开设在短暂的本科二年级,而塑造专业性的后两年各自处于相对独立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专业性,但同时也削弱了方向的整体性。即便如此,每年从毕业作品依然可以看出交叉融合的价值。 产品设计学科伴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形态发展的加速迭代,完全颠覆了之前基于产业类属所构建起来的学科方向体系,融合跨越社会边界、知识边界、科技边界、文化边界和产业边界的创新行为,成为了产品设计学科的最新内涵。在此基础上,培养具有整合上述思维与能力的学生,同时教育学生以前瞻性的、系统性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最终以工业设计学科的方法论构建,实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工业设计创新领域、多维度思考的创新性人才。 产品设计专业把培养学生产品设计的艺术性、实验性、原创性特征放在首位,注重产品造型设计与使用上的合理性和感官上的审美需求,注重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注重新产品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及时了解与学习当今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培养学生一定的动手制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养成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知识更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高速度、快节奏的发展,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发挥他们原创性专业人才的应有能力。 产品设计专业二、三年级课程:在设计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基于现实社会需求,重视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运用设计方法解决问题。教育重点在提高设计能力和丰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加强调观念与意识的培养。同时注重与社会相结合,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积极与各种社会团体、产业资源进行合作,共同研究适合当下中国工业设计教育发展之路。主要课题:电子产品、信息产品、人文关怀类产品,礼品玩具等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工业产品设计。 以开环课程的方式,在继续强调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建立主体意识的课程系统(多层次、多类型、无边界课程),实现获得伦理标准、思维逻辑、科学价值、战略格局和实践体系的教学活动。二、三年级课程组织的核心价值在于:使每个学生形成自我的方法论系统,并以此应对快速迭代发展的社会形态,尝试构建社会价值标准的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