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人工智能(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人工智能(本科 学制四年、工学学士学位)

 

人工智能专业是教育部2019年增设的目录外新专业,山东协和学院作为第二批获批增设人工智能专业的高校之一,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梳理学生必备的知识结构,创新学生培养模式,打造全新人才评价体系。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和需求,立足山东,紧跟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掌握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扎实的数据分析与处理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具备分析、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科学问题能力,能在智能数据处理、机器视觉等行业,从事智能软件设计与开发、智能应用系统的管理与运维等工作的人工智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优势

1.构建“学校为主体,企业为依托”的协同育人机制

学院与济南博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享企业资源,共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课程,给学生提供零距离的实践基地,构建了校企双方互动的长效育人机制。

2.结合学校特色,构建人工智能专业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方向:

1)智能信息处理系统

本方向开设Hadoop大数据技术、智能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课程,结合岗位需求,重点培养学生对海量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和分析能力。

2)机器视觉

利用学校的特色,结合人工智能,以已有的智能医疗系统实验设备、人工智能实验室、项目孵化实验室为基础,开设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仿生视觉技术等课程,打造具有协和特色的“AI+医疗”的人工智能专业。

 

核心课程

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Python程序设计、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数据挖掘、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数字图像处理、知识图谱等。

 

学生取得标志性成果

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铜2人次、省金7人次、省银34人次、省铜13人次;蓝桥杯大赛获得国三1人次、省一2人次、省二1人次、省三5人次;山东省软件设计大赛等其他学科类竞赛获得国三2人次、省一3人次、省二5人次、省三35人次;发表成果论文107人次、软著38人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1人次。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从事人工智能算法设计、数据分析、智能系统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可以从事图像识别、语音识别、图像处理等应用层岗位;也可以是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基础层研究岗位),或在企业从事智能系统集成、维护、管理等工作,也可在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

就职单位涵盖各行各业,包括:互联网科技企业、高新信息技术企业、银行与金融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等单位。

 

资格证书

普通话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全国英语四/六级证书、人工智能工程师、爬虫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系统分析师、工信部颁发的中高级软件工程证书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学生也可参加研究生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保证多证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