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答考生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0年答考生问

问:学校的办学性质?

答:学校属于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北京市。

问:学校的校址在哪里?

答:学校在小营校区、健翔桥校区、清河校区安排本科生学习,学习和住宿在同一个校区。其中小营校区、清河校区分别位于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海淀区清河四拨子,毗邻高校集中的学院路区域;健翔桥校区位于朝阳区北四环中路35号,紧邻奥林匹克公园及场馆区。

问:学校何时成立?

答:学校缘起于1937年,迄今已有83年历史。2008年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信息学科较为齐全的高校。

问:学校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情况?

答:学校是1981年首批硕士点高校之一,现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目前,已与北京理工大学等18所博士授权单位建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体系,力争2020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问:学校新生住宿条件如何?

答:学校公寓一般是6~8人间,部分套间公寓是4人间,宿舍有空调、无线网,部分公寓有阳台。

问:学校新校区情况如何?

答:学校占地1200余亩的沙河新校区已经全面开工建设,2020年年底新校区建设项目一期在建工程基本完工。

问:学校2020年招生专业有何变化?

答:为贯彻落实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紧密依托办学特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学校招生专业设置有四个明显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在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依托学校办学特色,依据报考科目要求,以考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服务方便考生报考,设置四个院校专业组,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浙江、山东以“专业(类)+学校”为志愿单位。第一专业组的培养方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包含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计算机类(勤信实验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共计八个招生专业(类);第二专业组的培养方向是智能+制造,包含机械类、仪器类、自动化类、机器人工程(勤信实验班)、智能感知工程(勤信实验班)、人工智能(勤信实验班)共计六个招生专业(类);第三专业组的培养方向是人文管理,包含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工商管理类、经济学类、行政管理、新闻传播学类、翻译、工业工程共计七个专业(类);第四专业组的培养方向是智慧管理,包含审计学(计算机审计)、电子商务、应用统计学、质量管理工程共计四个专业。

第二个变化是新增三个招生专业大类,新增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工业设计共计四个专业,新增仪器类含测控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共计二个专业,新增电子信息类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共计三个专业。

第三个变化是新增三个招生专业,分别是智能感知工程、人工智能、翻译专业,其中智能感知工程、人工智能专业以“勤信实验班”的形式招生。

第四个变化是新增四个“勤信实验班”,学校精心打造信息特色鲜明、跨学科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机器人工程、智能感知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类四个专业(类)实施“勤信实验班”招生。此处删掉招生计划30人

招生计划最终以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数据为准。

问:能否介绍学校2020年新增的三个专业情况?

答: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传感器技术深度融合,借助于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培养能在智能检测、智慧医疗、智能交通等相关领域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专业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专任教师95%拥有博士学位、76%具有高级职称、53%具有海外工作经历。人才培养依托仪器科学与技术北京市高精尖学科,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教学科研资源。全周期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完全个性化培养,知名院士、教授、企业专家参与课程教学和学业指导,开展暑期夏令营、国外短期交流,在国内外一流科研实验室或企业研究院进行科研与工程实践。

人工智能专业实验班单独招生,采用“双语教学+英文教材+外教”、“2+2+1”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导师制,老师与学生1对1指导交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人工智能竞赛,大三起出国培养20余人。人才培养强调“AI+”场景化,与重点实验室丶一流人工智能企业合作打造一批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应用场景实训平台以及“场景驱动”的模块课程,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教师科研成果应用于本科生教学,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培养能够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产业创新、社会治理、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学校的翻译专业是富有信息特色的翻译专业。本专业着重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提升翻译质量和效率的能力。课程设置涵盖翻译全过程中的语言能力、计算机辅助翻译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学校信息学科优势,利用多个网络化、信息化教学平台。本专业将实现“翻译+信息”和“新文科”的双重目标,帮助学生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翻译人才市场争得一席之地。

问:学校的录取规则如何?

答:学校招生录取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和北京市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和“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对于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档比例为100%,按分数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志愿顺序靠前的考生;对于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学校调档比例原则上不超过105%,优先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不设志愿级差。相同志愿的考生按投档成绩由高到低依次录取,投档成绩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成绩,单科成绩高者优先录取。在高考改革试点省区,对投档分数相同的考生,参照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同分排序细则进行排序录取。进档考生按照“分数优先,遵循专业志愿”的原则分配专业,不设专业级差。对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在调档和分配专业时均予以认可。北京市“外培计划”要求考生的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内地西藏高中班和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的录取规则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

问:学校录取考生时各专业对男女生比例有限制吗?

答:学校各专业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问:报考学校哪些专业需要加试口语?

答:报考各专业均无口试要求。

问:学校在录取考生时对身体健康条件有限制吗?

答:学校新生录取身体标准按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联合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的规定执行。

问:学校对于在校期间转专业有何规定?

答:学生可以在第二学期或第四学期提出转专业申请(在校学习期间只允许转专业一次),经批准后,学生可以跨学科门类选择转入专业,原已获得的课程学分经转入学院确认后,予以承认。近三年,学校申请转专业学生的转专业成功率在85%左右。

问:学校2020年在北京的招生计划有何变化?

答:学校2020年在京招收本科生1348人,其中:提前批B段“双培计划”201人、“外培计划”24人、“农村专项计划”52人,普通批计划1071人。

问:学校2020年在京“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招生规模如何,与哪些中央高校或海外高校联合培养学生?

答:学校2020年招收“双培计划”学生201人,“外培计划”学生24人。“双培计划”学生由学校分别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所在京央属高校联合培养,学生一至三年级在央属高校学习,四年级在本校学习;“外培计划”学生由学校与美国奥克兰大学联合培养,一、四年级在本校学习,二、三年级在奥克兰大学学习。

问:学校2020年在河北省“双培计划”的招生规模如何,与哪些高校联合培养学生

答:我校今年面向河北省招收“双培计划”学生4人。“双培计划”学生由我校分别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2所在京中央高校联合培养,学生一至三年级在中央高校学习,四年级在本校学习;招生专业有测控技术与仪器(生物传感与医学仪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新型平板显示),每专业招生2人。

问:学校2020年对在京“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录取有哪些要求?

答:学校北京市“外培计划”要求考生的高考英语成绩不低于110分;“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其它要求,依照北京市相关政策规定执行。

问:“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的学生是否要缴纳额外的费用?

答:根据北京市相关规定,“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学生的学籍注册在学校,按学校各专业的收费标准缴费即可。

问:入选“双培计划”、“外培计划”后,在央属高校或国外高校不太适应怎么办?

答:如学习和生活确实不能适应,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后,仍可回到学校继续学习,完成学业后仍可获得相应学历学位。

问:“外培计划”学生去国外高校学习的学费很贵,负担不起怎么办?

答:入选“外培计划”的学生在国外高校学习期间的学费由政府专项经费支持,同时还提供一次往返旅费,对于符合相关规定的贫困家庭学生,还可以申请生活补助。

问:学校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在报考志愿时填报吗?

答:学校各专业与国(境)外高校的“2+2”、“3+1”、“3+1+1”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在入校后(出国前半年)报名选拔,无需在报考志愿时填报。学校面向北京考生的“外培计划”需在报考志愿时填报,批次为本科提前批B段。

问:学校有与国(境)外大学合作交流办学项目吗?

答:学校将服务国家总体外交、“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等与学校的国际化发展相融合,国际化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学校已与二十余个国家(或地区)的近百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形成了本硕博、长短期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的联合培养体系。目前与国外大学开展了本科生交流项目66项,研究生交流项目15项,2016年至今累计派出交流学生796人次,其中本科生577人次,研究生219人次。学生前往的交流院校包括了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日本东京大学等世界名校。如需了解具体的合作项目及申请指南,请登陆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处的中文网站:http://icd.bistu.edu.cn

问:学校设有何种奖学金?

答:学校有多种奖学金:新生奖学金用于奖励学校在统招计划内被正式录取的优秀本科新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生;校级奖学金有校长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社会贡献奖学金、文体优秀奖学金等,其中最高奖项奖励额度为10000元/人年。您可以登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本科生招生网的政策咨询栏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办微信公众号查询奖学金的具体政策。

问:学校对贫困学生有何资助政策?

答:除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外,学校为帮助家庭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发放北京市国家助学金用于资助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费支出,具体办法按照学校和北京市有关规定执行。学校可协助贫困学生办理助学贷款(包括学费、住宿费),助学贷款具体办理方法按学校和北京市有关政策规定执行。学生还可根据自身经济情况申请特困补助和校内勤工助学等。学校通过绿色通道确保所有被录取的贫困家庭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

问:学校就业情况如何?是否组织校园招聘会

答:近三年,学校本科生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深造率超过20%,部分优秀毕业生保研到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水平大学。2019年学校累计举办校内大型综合招聘会12场,中小型招聘会200余场,邀请近千家用人单位走进校园选拔招聘,提供约2万个岗位需求。学校组织就业工作队伍赴深圳、广州、上海、西安等地,分别与海康威视、腾讯视频、华为研究所、吉利汽车等多家龙头企业对接。2020年,在严峻而复杂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坚持组织开展校园网络招聘会,截止6月底,近6千家用人单位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5万余个。

问:学校本科生就业去向和工作单位情况如何?

答:近三年,本科生在京就业比例保持在80%左右,接收学校毕业生最多的仍然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要工作单位有国网电力公司、中国联通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建设银行、中国软件与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等大型国有企业。

问:学校是否委托中介机构办理招生事宜?

答:学校从未委托过任何机构或个人作为学校的招生中介代理,学校招生办公室是学校唯一招生工作机构。任何以学校委托的名义进行招生相关工作的组织或个人的行为均属诈骗行为,考生及家长和社会各界可向有关机关举报。

问:如果有其他问题需要咨询,如何联系你们?

答: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  

招生咨询电话:010-82426126

本科招生网址:http://zhaosheng.bistu.edu.cn

学校网址:www.bistu.edu.cn

电子邮箱:zhaosheng@bistu.edu.cn

学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

招生咨询 QQ群:465228341              

招生办微信公众号:bistuzs             

招生办官方快手帐号:bistuzs1937     

招生办官方抖音帐号:bistuzs1937       

招生办今日头条账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