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9 11:31

院系设置

 院系及专业设置

 

1、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四年制 本科)

车辆工程(四年制 本科)

智能制造工程(四年制 本科)

智能交互设计(四年制 本科)

机器人工程 (四年制 本科)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年制 本科)



2、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制 本科)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制 本科)

智能感知工程(勤信实验班)(四年制 本科)

 

3、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四年制 本科)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制 本科)

智能科学与技术(四年制 本科)

人工智能(勤信实验班)(四年制 本科)

 

4、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四年制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四年制 本科)

物联网工程(四年制 本科)

 

5、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制 本科)

软件工程(四年制 本科)

网络工程(四年制 本科)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四年制 本科) 


6、经济管理学院

会计学(注册会计师)(四年制 本科)

财务管理(四年制 本科)

工商管理(四年制 本科)

人力资源管理(四年制 本科)

经济学(四年制 本科)

质量管理工程(四年制 本科)


7、信息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制 本科)

信息安全(四年制 本科)

审计学(计算机审计)(四年制 本科)

电子商务(四年制 本科)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四年制 本科)

 

8、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

传播学(四年制 本科)

网络与新媒体(四年制 本科)

 

9、外国语学院

翻译(四年制  本科)

 

10、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制  本科)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年制  本科)

应用统计学(四年制 本科)

重点实验室

序号机构名称机构属性
1光纤传感与系统北京实验室北京实验室
2现代测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传感器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4机电系统测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5网络文化与数字传播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6光电测试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7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8绿色发展大数据决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9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10光电信息与仪器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11先进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2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共建单位)北京实验室
   (牵头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13生物医学检测技术及仪器北京实验室(共建单位)北京实验室(牵头单位:清华大学)
14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建单位)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
   (牵头单位:北京科技大学)
15国家经济安全预警工程北京实验室(共建单位)北京实验室
   (牵头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16信息与通信系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
   (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开放实验室)
17信息获取与检测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
18TRS软件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开放实验室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开放实验室
19计算机系统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开放实验室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开放实验室
20多轴复合机床关键部件研究应用技术机械工业重点建设实验室机械工业重点建设实验室
21现代测试技术机械工业重点建设实验室机械工业重点建设实验室


重点学科

 

学校引领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所在学院

1

机械工程

机电学院

2

仪器科学与技术

光电学院

3

信息与通信工程

通信学院

4

控制科学与工程

自动化学院

5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学院

6

管理科学与工程

经管学院、信管学院

 

省部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

序号

学科名称

重点类别

1

机械电子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

2

精密仪器及机械

北京市重点学科

3

技术经济及管理

北京市重点学科

4

机械工程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5

管理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重点建设一级学科

6

应用数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7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8

信号与信息处理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9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10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11

计算机应用技术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12

企业管理

北京市重点建设二级学科

13

仪器科学与技术(共建)

北京高精尖学科

14

机械工程

北京高精尖学科

15

信号与信息处理

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

16

计算机应用技术

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

 

 


可授予的学位

各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情况一览表

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学位授予门类
1020101经济学四年经济学
2050201英语四年文学
3050304传播学四年文学
4070102信息与计算科学四年理学
5071202应用统计学四年理学
608020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
7080205工业设计四年工学
8080207车辆工程四年工学
9080301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年工学
10080503T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
1108060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四年工学
12080701电子信息工程四年工学
13080703通信工程四年工学
1408070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年工学
15080714T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四年理学
16080801自动化四年工学
17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
18080902软件工程四年工学
19080903网络工程四年工学
20080904K信息安全四年工学
21080907T智能科学与技术四年工学
22120101管理科学四年管理学
2312010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四年工学
24120201K工商管理四年管理学
25120202市场营销四年管理学
26120203K会计学四年管理学
27120204财务管理四年管理学
28120206人力资源管理四年管理学
29120207审计学四年管理学
30120402行政管理四年管理学
31120701工业工程四年工学
32120801电子商务四年工学
33050306T网络与新媒体 四年文学
34080204机械电子工程 四年工学
35080905物联网工程四年        工学
  36
  080803
      机器人工程
   四年
        工学
  37
  08091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四年
        工学
  38
  120703
     质量管理工程
   四年
        管理学
39
020401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经济学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

序号一级学科点序号二级学科点及专业学位点所在学院
1机械工程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工程学院
2机械电子工程机电工程学院
3机械设计理论机电工程学院
4车辆工程机电工程学院
5先进装备动力学与控制(自主设置)机电工程学院
6先进制造装备工业设计(自主设置)机电工程学院
2光学工程7光学工程(一级学科,下无二级学科)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3仪器科学与技术8精密仪器及机械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9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4信息与通信工程10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11通信与信息系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5电气工程12电机与电器自动化学院
13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自动化学院
6控制科学与工程14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自动化学院
15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自动化学院
16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自动化学院
17导航、制导与控制自动化学院
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8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学院
19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学院
20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学院
21网络信息检索与内容理解(自主设置)计算机学院
8软件工程22软件工程(一级学科,下无二级学科)计算机学院
9数学23基础数学理学院
24计算数学理学院
2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学院
26应用数学理学院
10电子科学与技术27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理学院
11管理科学与工程28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点1个)经济管理学院
29信息管理与信息安全(自主设置)信息管理学院
12工商管理30会计学经济管理学院
31企业管理经济管理学院
32技术经济及管理经济管理学院
13应用经济学33国民经济学经济管理学院
34金融学经济管理学院
35数量经济学经济管理学院
14马克思主义理论3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政治理论教育学院
15专业学位点37机械工程(工程硕士)机电工程学院
38仪器仪表工程(工程硕士)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39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40控制工程(工程硕士)自动化学院
41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计算机学院
42物流工程(工程硕士)信息管理学院
43工业工程(工程硕士)经济管理学院
44工商管理(工商管理硕士)经济管理学院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牢固树立教师是办学主体的理念,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规模较为适度、结构较为合理、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76人,其中63.34%具有博士学位,55.1%具有高级职称;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引进高层次人才,强化对现有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力度。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队”3个;北京学者3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团队和市属高校创新团队21个;长城学者等北京市级高层次人才8人;北京市优秀青年拔尖人才8人;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45人;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15人;北京市青年英才20人;中青年骨干107人。目前拥有“双聘”院士10人,兼职博士生导师30人,硕士生导师345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1 个,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北京市优秀德育先进集体等3个,北京市师德榜样、师德 先锋、优秀教育工作者等30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4人。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和首都教育先锋先进个人11人。

学生人数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01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091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58人,留学生1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