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毕业生就业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4 20:32

毕业生就业

在深入践行应用型办学定位的过程中,学校始终将就业工作视为生命线,牢固树立“确保普遍就业,促进高层次就业,鼓励创新创业,帮扶困难就业”的理念,紧紧围绕“稳定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这一核心目标,以优化就业工作体制机制为基础,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中心,以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为重点,扎实开展各项就业工作,实现了招生、培养和就业的一体化、联动式发展,保证了毕业生充分、顺利、高质量就业。

完善就业体制机制,构建全员参与大格局。认真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校院两级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别由校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协调、督导各项就业工作,明确了书记、院长的就业职责分工,由书记主抓就业真实性,院长主抓就业落实率,进一步激活了领导活力。引导专业教研室教师积极参与就业,发挥专业教师资源优势,聚合辅导员就业工作经验强项,构建了“学校---学院---专业”三级联动体制机制,“部门、学院、辅导员、专业教师”全员参与的大格局。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校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综合评价为抓手,通过调整专业招生计划名额、转专业政策正向引导,稳步构建并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三级联动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陆续新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造价、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等一批同地方产业发展要求相吻合、应用型较强的本科专业,相继减、停招教育学、人文教育、知识产权等社会需求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专业。随着专业布局不断优化,学校稳步构建起契合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及和谐社会建设需求的信息技术、化工制药、机电工程、文化传媒、教师教育等5大重点专业集群,形成了对接地方主导产业体系、以专业群布局为特征的专业结构体系。

提升培养质量,增强就业竞争力。学校坚持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实施“订单式”育人、“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师范专业认证、工程专业认证、强化专业内涵建设等为有力抓手,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与学生专业能力提升有效衔接。对标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30%以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坚持“五育”并举,大力实施“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工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品德修养;改进教育实践手段,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强化文化通识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提升学生就业成功率。积极利用国家及地方就业优惠政策,认真组织实施选调生推荐、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特岗教师、到村任职、参军入伍等大学生就业项目,鼓励、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沟通平台,每年组织大型、中型、小型及专场招聘活动数百场,提供岗位数万个,招聘岗位覆盖所有专业,满足毕业生招聘需求;大力推进实施就业导师制,为每名毕业生分配就业导师,按升学、就业分门别类,为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精准帮扶,有效提升毕业生求职能力与技巧,提升升学就业成功率;持续加强就业数字化建设,与云研科技、校聘云等合作,推动建成我校云就业服务平台,打通PC端、手机端,实现了就业信息精准推送,完成河北省首批“智慧招聘小屋”试点布设,招聘信息与人社部门互联互通,足不出户完成面试招聘等各个环节,大大提升了招聘效率。积极争取资金补贴困难毕业生,每年协助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家庭、城乡低保等毕业生申领政府求职补贴款项百万余元,有效缓解毕业生求职面试经济压力。

大力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双创能力。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着力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出台《石家庄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双创教育高质量开展,逐步构建了集文化、课程、竞赛、训练、实践“五位一体”的双创育人体系,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自筹经费创建“石家庄学院启慧创业孵化园”,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创新创业实践场所,配套路演大厅、会议室等功能配套,满足学生项目即入即开条件。目前,已有包括“Ai碳先锋”、“浩远农副产品”、“音悦家”、“艺论”等8个创业项目入驻孵化园,并全部完成工商注册,发展势头良好。

在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近年来我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年攀升,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稳定在90%以上,连续三年居河北省本科高校前列。广大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富有务实精神和创新能力而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