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4 20:18

院系设置

学校现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化工学院/生物医药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历史学院、理学院/物理学院、机电学院、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未来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二级学院。现有72个本科专业(2024年招生专业64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重点实验室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立足石家庄、面向河北省、辐射京津冀,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坚持把学科专业建在地方主导产业上,紧密对接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形成信息技术、化工制药、机电工程、文化传媒、商贸旅游、地理环境等六大重点专业集群,石家庄新一代电子信息实训中心、华为ICT学院、腾讯AIGC产业基地落户学校,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获批河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成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河北省物联网感知智能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会等24个省级高水平科研平台,建成省会建设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院)、牛山书院,102名教师获批省级科技特派员,建有7个省市级科技特派团,其中数字医疗技术创新团队获批石家庄市专精特新小巨人科技特派团,被评为石家庄市模范科技特派团,被中央电视台、石家庄电视台采访报道。学校作为全省唯一一所有独立展位的高校,亮相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学校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与正定县、赞皇县、晋州市等21个县市区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全方位推进校地共融共赢;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师范院校专业委员会、河北省儿童心理教育学会挂靠学校;举办中国秦汉史暨石家庄区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弘扬石家庄红色文化,助力省会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出版完成多卷本《石家庄文化通史》,积极助力石家庄城市文化品牌提升和城市人文精神弘扬。近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152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4项,省级项目185项,企业委托项目598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8项。科研经费引进大幅提升,2023年达到3017.6万元,较2018年增长5.6倍。累计发表论文1856篇,其中SCIEIISTP收录204篇,中文核心期刊 542篇;获得专利授权132项;出版著作(教材)168部。


重点学科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立足石家庄、面向河北省、辐射京津冀,积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设有教学机构18个,本科专业72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坚持把学科专业建在地方主导产业上,紧密对接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食品、现代商贸物流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构建形成信息技术、化工制药、机电工程、文化传媒、商贸旅游、地理环境等六大重点专业集群。

  学校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大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应用型转型示范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拥有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5个、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河北省高等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8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学校始终坚守师范教育底色,建优建强14个师范专业,多个本科师范专业顺利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可授予的学位

  学校现有72个本科专业(2024年招生专业64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381人,其中专任教师1055人,高级职称教师524人,博士293人,双师双能型教师495人,校外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72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际田联一级裁判员、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省市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市拔尖人才等一大批杰出师资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受聘为学校学术委员会终身名誉主任。


学生人数

学校现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759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