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我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
重点实验室
学校重点实验室
机电工程学院:
电工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工程训练中心、机械制造、电气实验中心等28个实验实训室,电子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3D打印技术中心等4个开放实验室
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12个专业实验室,分别是:大数据重点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嵌入式实验室、网络原理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移动应用开发实验室、web应用开发实验室、数据库应用开发实验室、项目综合实验室。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西省太阳电池新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 、江西省高等学校硅材料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平台,新余市太阳能工程技术中心、新余市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协同创新团队、新余市新能源研究所、新余市能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4个市级科研平台。新能源实验中心拥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技术、大学化学、基础物理、物理化学、化工、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光伏组件等实验室;与德国蔡司半导体有限公司成立了电子显微镜合作实验室。
外国语学院:
自主语音学习中心1个,英语发射台1个,同声传译室1间,微格教室2间,国际贸易仿真实训室1间,语音实训室。
建筑工程学院:
土工实验室、工程造价实训室等1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中心)。
护理与康复学院:
解剖、生理、药理等基础实验室及护理、康复、医学美容实训室26个。 中兴通讯信息学院:
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移动通信、物联网、基础网络、云计算、电子创新、EDA等近17个专业实验实训室。
文学与传媒学院:
传媒艺术实验中心。
艺术学院:
版画与丝网、材料与模型、书画艺术、陶艺与雕塑、平面与数字媒体、夏布艺术等专业实训室;配有天光画室、专业实验机房、美术馆、演播厅、书吧、多媒体教室、钢琴房、舞蹈房,排练厅、舞功房、MIDI音乐制作室,钢琴教学实训室、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幼儿游戏实训室等教学实训场所。
体育学院:
运动解剖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体育保健实验室、运动创伤康复、体质测试中心。
重点学科
学校积极向应用技术高校转型发展,走出一条产学研合作的发展道路。学校和新余市共建了国家光伏基础材料及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建了江西省硅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锂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学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江西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公司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合作高校。
学校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荣校”的发展方针,以培养“品德素养好、应用能力强、就业有实力、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全员、全面、全过程育人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着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诚信、包容、高尚、和谐”校园文化,校园充满活力,主题活动鲜明,学生社团活跃,学习氛围浓厚,课余丰富多彩。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全国健美操比赛、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省运会等重要比赛中屡创佳绩。学校在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约,采用“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的模式,构建“专业、行业、企业、职业”四位一体的转型发展格局,成立了新余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建立了新能源应用产品设计工作室等多个学生校内实践平台及13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历经30载的春华秋实,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五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将新余学院这张品牌打造得熠熠生辉。
可授予的学位
学士学位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838人,其中专任教师619人。聘请了以业界专家为主的外聘教师103人。学校有正高级职称教师6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39人,“双师型”教师271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教师563人。
学生人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