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裴鸿卫 校党委书记
袁 雄 校 长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坐落于享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学校是教育部重点建设的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公办多科性本科院校、全国职业教育研究的重要基地、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全国最早独立设置的八所职业技术师范院校之一、江西省唯一一所以职教师资培养为特色的本科高校,是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主要培养职教师资、普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的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格局。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8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评估专家也对学校扎实的教学工作、明显的办学成效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2006年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原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主体,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组成。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起始于1952年;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77年创建的江西师范学院南昌分院,1984年更名为南昌师范专科学校,1987年升格为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04年南昌高等专科学校并入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2年学校更名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4年划归省管高校。
办学思想 学校自觉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和使命,秉承“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教师教育传统,恪守“明德精业”的校训,弘扬“团结进取 自强自新”的校风,树立“厚德博学 教书育人”的教风,践行“立志高远 勤学创新”的学风,坚持以红色文化赋能职业教育为特色,以“科技+”“师范+”为特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为特色,攻坚克难,改革创新,为建成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科专业 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拥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6个。拥有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2个(化学、材料学),省十四五“双一流”立项建设潜力学科2个(教育学、化学),省高水平学科1个(设计学)。现有61个本科专业招生,涉及有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文学、历史学、法学等10个学科门类,13个本科专业实现一本招生。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应用化学、旅游管理)和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点9个(应用化学、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特色及品牌专业18个。省级教学团队16个,省级教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精品类、课程思政师范类等课程103项。获批教育部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发展研究虚拟教研室,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各1项。获国家级或教育部质量工程建设项目233项,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素质提高计划项目12项。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1776人,其中专任教师1488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63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0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中央宣传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大国·工匠1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省“双千计划”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8人、“赣鄱俊才支持计划各子项目入选者”46人(含“井冈学者”12人、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8人、省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3人等)、省“杰出青年人才资助计划”人选5人、省优秀高技能人才(江西省能工巧匠)1人、省青年科学家1人、省“青年科学家(井冈之星)培养对象计划”人选10人、省教学名师6人、省模范教师5人、省金牌研究生导师1人、省金牌教授1人、省金牌青年教师2人、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2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89人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39人次。
办学条件 主要有枫林校区和红角洲校区,占地面积2159.19亩,校舍建筑面积70.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3971.61万元,纸质图书280.7万册。建有校内教学实验及实训场所47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73个,其中:基础化学、基础物理及金工实训中心为校级基础实验实训中心,职教师资技能实训中心、电子电工、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及旅游管理教学实训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完全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建成了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
人才培养 共培养了14.1万余名毕业生,为国家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现有在校生2.8万余人,其中专、本科生26327人,研究生2599人。近五年,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全国大学生英语、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力学以及艺术设计、音乐、体育等各类竞赛和科技文化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3088项,2022年我校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239位。连续6届12年获14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一等奖,2023年国家级一等奖获奖数量蝉联省高校中排名第一,在全国高校总排名第十六位。健美操队队员代表国家队夺得了我国健美操项目的首枚世界金牌。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五年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全省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省学校共青团“微团课”大赛优秀组织奖等各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省级以上奖项50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全国项目大赛等各类竞赛、奖学金推报活动和志愿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28项,省级以上奖项134项。获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科技厅“众创空间”毕业生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在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3金11银32铜,两次获“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全国先进集体,获省高校唯一一枚国赛“先进集体奖”,在全省大赛中获41金43银65铜,连续8年获评全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先进集体和优秀组织奖,连年排名省高校前列。
科学研究 现建有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平台311工程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科协智库研究基地1个、省科研创新团队3个;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1 个,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21项;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奖项48项;获批发明专利160项。学校编辑出版《职教论坛》《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地方文化研究》三种学术期刊。《职教论坛》连续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2011、2014、2017、2020版);2014、2017、2020年被评为“RCCSE 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4、2017年、2020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8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为学校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作出重点贡献,“八一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栏目荣获第五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地方文化研究》被评定为“2022年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版期刊。
职教基地 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先后被江西省政府、江西省教育厅批准为江西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中心、江西省教师资格面试直属考点管理办公室单位。截至2023年9月底,学校共举办各层次、类型的职教师资培训项目117期,培训职教师资12532人次,先后获批教育部、财政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项目》中5个专业培养(培训)标准、培养(培训)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开发项目,7个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专业点建设项目。同时,学校承担着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共举办(中小学)在职教师“国培计划”“省培计划”项目39期,培训基础教育师资7145人次。
对外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与国(境)外开展合作与交流,是江西省政府奖学金和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也具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与全球5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合作办学、学分互认、教师互访、学生互换、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合作与交流项目。学校长期聘请外籍教师、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选派优秀教师出国(境)进修访学和学术交流。学校与摩洛哥阿卜杜·马立克·阿萨德大学合作开办了海外孔子学院,举办了“汉语桥”线上冬令营项目和国际汉语文化交流等活动,为加强国际中文教育与中摩人文交流作出积极贡献。随着学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吸引了来自俄罗斯、孟加拉、摩洛哥、马达加斯加、津巴布韦、加纳等国家的学生来我校留学,进修汉语、攻读本科及硕士学位。
发展愿景 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师教育第一职责,坚持职教师资培养办学特色,坚持政治建校、学术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文化润校,践行“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要求,积极抢位发展,善于错位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五大内涵”“三大特色”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而团结奋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