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3-02-15 09:21

院系设置

学院 专业名称
学院 专业名称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师范)
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秘书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汉语国际教育
能源与动力工程
社会发展学院 哲学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历史学(师范)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档案学
新能源科学与技术
社会工作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环境科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给水排水工程
法学院 法学
环境工程
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
    (学前教育学院)
教育学(师范)
资源环境科学
小学教育(师范)
海洋资源环境
应用心理学
农学院 农学
学前教育(师范)
农村区域发展 
新闻与传媒学院 广播电视学
种子科学与工程
教育技术学(师范)
智慧农业
数字媒体与艺术
植物保护学院 植物保护
摄影
生态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翻译
园艺园林学院 园艺
商务英语
园林
日语
风景园林
法语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
朝鲜语
草业科学
西班牙语
水产养殖学
阿拉伯语
兽医学院 动物医学
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动植物检疫
信息与计算科学
实验动物学
统计学
兽医公共卫生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物理学(含师范)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技术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生物科学(师范)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
生物工程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师范)
生物制药
应用化学
医学院 临床医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临床医学   (儿科医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
制药工程
中西医临床医学
材料化学
药学
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师范)
医学检验技术
社会体育
护理学院 护理学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预防医学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车辆工程
商学院 经济学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财政学
工业设计
金融学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
智能制造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电子封装技术
农林经济管理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工商管理
通信工程
市场营销
自动化
会计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财务管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子商务
软件工程
公共事业管理
人工智能
行政管理
物联网工程
旅游烹饪学院 旅游管理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酒店管理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烹饪与营养教育
建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质量与安全
工程管理
乳品工程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音乐学院 音乐学(师范)
农业水利工程
音乐学表演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师范)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服装与服饰设计



环境设计



公共艺术


重点实验室

学校拥有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5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1个,部、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25个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研究院(基地)5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1个。

重点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所在学院
1 法学 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教育学 403 体育学 体育学院
3 文学 501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院
4 文学 502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学院
5 历史 602 中国史 社会发展学院
6 理学 701 数学 数学科学学院
7 理学 702 物理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8 理学 703 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9 理学 710 生物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工学 814 土木工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11 工学 815 水利工程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工学 828 农业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13 工学 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工学 835 软件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15 农学 901 作物学 农学院
16 农学 902 园艺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17 农学 904 植物保护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18 农学 905 畜牧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9 农学 906 兽医学 兽医学院
20 农学 909 草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21 医学 1002 临床医学 医学院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所在学院
1 哲学 101 哲学 社会发展学院
2 经济学 202 应用经济学 商学院
3 法学 301 法学 法学院
4 法学 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5 教育学 401 教育学 教育科学学院
6 教育学 402 心理学 教育科学学院
7 教育学 403 体育学 体育学院
8 文学 501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院
9 文学 502 外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学院
10 历史学 602 中国史 社会发展学院
11 理学 701 数学 数学科学学院
12 理学 702 物理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3 理学 703 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14 理学 710 生物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5 理学 713 生态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6 理学 714 统计学 数学科学学院
17 工学 802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18 工学 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19 工学 807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20 工学 808 电气工程 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21 工学 811 控制科学与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22 工学 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
23 工学 813 建筑学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4 工学 814 土木工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5 工学 815 水利工程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26 工学 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化工学院
27 工学 828 农业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28 工学 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9 工学 832 食品科学与工程 旅游烹饪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30 工学 835 软件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31 农学 901 作物学 农学院
32 农学 902 园艺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33 农学 903 农业资源与环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4 农学 904 植物保护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35 农学 905 畜牧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6 农学 906 兽医学 兽医学院
37 农学 908 水产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8 农学 909 草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9 医学 1001 基础医学 医学院
40 医学 1002 临床医学 医学院
41 医学 100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护理学院
42 医学 1006 中西医结合 医学院
43 医学 1007 药学 医学院
44 医学 1008 中药学 医学院
45 医学 1011 护理学 护理学院
46 管理学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商学院
47 管理学 1202 工商管理 商学院
48 管理学 1203 农林经济管理 商学院
49 艺术学 1301 艺术学理论 音乐学院
50 艺术学 1302 音乐与舞蹈学 音乐学院
51 艺术学 1303 戏剧与影视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
52 艺术学 1304 美术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53 艺术学 1305 设计学 美术与设计学院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序号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所在学院
1 0451b 教育博士 教育科学学院
2 0952b 兽医博士 兽医学院
3 1051b 临床医学博士 医学院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序号 专业学位类别代码 专业学位类别名称 所在学院
1 251 金融 商学院
2 351 法律 法学院
3 352 社会工作 社会发展学院
4 451 教育 教育科学学院
5 452 体育 体育学院
6 453 汉语国际教育 文学院
7 551 翻译 外国语学院
8 552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传媒学院
9 553 出版 新闻与传媒学院
10 854 电子信息 信息工程学院
11 855 机械 机械工程学院
12 856 材料与化工 化学化工学院
13 857 资源与环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14 858 能源动力 电气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15 859 土木水利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16 860 生物与医药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7 861 交通运输 信息工程学院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18 951 农业 农学院
19 952 兽医 兽医学院
20 953 风景园林 园植学院
21 1051 临床医学 医学院
22 1054 护理 护理学院
23 1055 药学 医学院
24 1056 中药学 医学院
25 1057 中医 医学院
26 1251 工商管理 商学院
27 1252 公共管理 商学院
28 1253 会计 商学院
29 1255 图书情报 社会发展学院
30 1256 工程管理 信息工程学院
31 1351 艺术 美术与设计学院
(统计截止时间:2021.12.16)

可授予的学位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设有29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121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65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3300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7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省“十三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培育)学科3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等7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前1%。


扬州大学具有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名称

所在学院

1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社会发展学院

2

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经济学院

3

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经济学院

4

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

经济学院

5

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法学院

6

法学

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

法学院

7

法学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社会发展学院

8

法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社会发展学院

9

法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社会发展学院

10

法学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发展学院

11

教育学

教育学原理

教育科学学院

12

教育学

课程与教学

教育科学学院

13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新闻与传媒学院

14

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

教育科学学院

15

教育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学院

16

教育学

运动人体科学

体育学院

17

教育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体育学院

18

教育学

民族传统体育学

体育学院

19

文学

文艺学

文学院

20

文学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文学院

21

文学

汉语言文字学

文学院

22

文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文学院

23

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院

24

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院

25

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

文学院

26

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文学院

27

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

外国语学院

28

文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学院

29

文学

美术学

艺术学院

30

历史学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社会发展学院

31

历史学

中国古代史

社会发展学院

32

历史学

中国近现代史

社会发展学院

33

理学

基础数学

数学科学学院

34

理学

计算数学

数学科学学院

35

理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学科学学院

36

理学

应用数学

数学科学学院

37

理学

运筹学与控制论

数学科学学院

38

理学

理论物理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9

理学

凝聚态物理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40

理学

无机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41

理学

分析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42

理学

有机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43

理学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

化学化工学院

44

理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化工学院

45

理学

植物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46

理学

动物学

兽医学院

47

理学

生理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48

理学

水生生物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49

理学

微生物学

兽医学院

50

理学

神经生物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1

理学

遗传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2

理学

发育生物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3

理学

细胞生物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4

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55

理学

生物物理学

农学院

56

理学

生态学

农学院

57

工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学院

58

工学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学院

59

工学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60

工学

材料物理与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61

工学

材料学

化学化工学院

62

工学

材料加工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63

工学

流体机械及工程

能源与动力学院

64

工学

电机与电器

能源与动力学院

65

工学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66

工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息工程学院

67

工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68

工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信息工程学院

69

工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工程学院

70

工学

岩土工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71

工学

结构工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72

工学

市政工程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73

工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74

工学

水文学及水资源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75

工学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76

工学

水工结构工程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77

工学

水利水电工程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78

工学

化学工程

化学化工学院

79

工学

化学工艺

化学化工学院

80

工学

生物化工

化学化工学院

81

工学

应用化学

化学化工学院

82

工学

工业催化

化学化工学院

83

工学

农业水土工程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84

工学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85

工学

食品科学

旅游烹饪学院

86

工学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旅游烹饪学院

87

农学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农学院

88

农学

作物遗传育种

农学院

89

农学

植物生物技术*

农学院

90

农学

果树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91

农学

蔬菜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92

农学

茶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93

农学

土壤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94

农学

植物营养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95

农学

植物病理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96

农学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97

农学

农药学

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

98

农学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99

农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00

农学

草业科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01

农学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02

农学

动物发育生物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03

农学

动物生产与环境控制*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04

农学

动物源性食品与加工工程*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05

农学

动物与人类的运动比较学*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06

农学

畜产品安全与环境控制*

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107

农学

基础兽医学

兽医学院

108

农学

预防兽医学

兽医学院

109

农学

临床兽医学

兽医学院

110

医学

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医学院

111

医学

免疫学

医学院

112

医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医学院

113

医学

内科学

医学院

114

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医学院

115

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医学院

116

医学

外科学

医学院

117

医学

妇产科学

医学院

118

医学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旅游烹饪学院

119

医学

中西医结合基础

医学院

120

医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

医学院

121

医学

药理学

医学院

122

医学

☆中药学

医学院

123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124

管理学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管理学院

125

管理学

旅游管理

旅游烹饪学院

126

管理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管理学院

127

管理学

农业经济管理

经济学院

128

管理学

教育经济与管理

教育科学学院

129

农学

农产品安全与环境*

农学院

130

农学

农业信息化技术* 

农学院

131

农学

区域农业发展* 

农学院

132

农学

作物生产装备及其自动化*

农学院

133

农学

动物免疫学* 

兽医学院

134

农学

动物性食品安全*

兽医学院

135

农学

人兽共患病学* 

兽医学院

注:*为经国务院学位办备案的自主设置学科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

1、动物医学

2、农学

3、化学

4、数学与应用数学

5、水利水电工程

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品牌专业(11个)

特色专业(14个)

1、汉语言文学

1、经济学

2、数学与应用数学

2、法学

3、化学

3、体育教育

4、水利水电工程

4、烹饪与营养教育

5、农学

5、物理学

6、动物医学

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应用化学

7、思想政治教育

8、农业水利工程

8、历史学

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9、植物保护

10、动物科学

10、工商管理

11、生物技术

1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2、英语

1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4、动物科学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质态持续优化。全校现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多人,医护人员20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500多人,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2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A类入选者(含青年)10人、B类入选者9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4人,“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

学生人数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07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62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