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
生物与海洋学院
现代农学院
机械与自动化学院(天瑞磁悬浮产业学院与其合署、潍柴产业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
土木与交通学院
文史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与其合署)
外国语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与其合署)
传媒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美术学院(陈介祺金石书法学院与其合署)
体育学院
歌尔科技产业学院
北海国际学院
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近几年来,学院学科和专业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机电工程、生物化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人文社会科学与艺术等4个重点建设学科群,几十项成果达到国内首创或国内领先水平,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可授予的学位
毕业生修够规定的学分,授予学士学位。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1963人,其中专任教师1390人。教职工中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人员1342人,有高级职称人员670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2人。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50余人。
学生人数
设有26个教学单位,2024年本科招生专业59个,涉及理、工、文、经济、管理、农、法、历史、教育和艺术10大学科门类。拥有电子信息、机械、农业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光学、区域经济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民俗文化学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支持计划专业2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7个,9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7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省级思政课“金课”2门,山东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平台上线课程137门、山东省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17门;出版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部,入选山东省一流教材3部。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级教研项目201项;教师获教学竞赛国家级一、二等奖各1项,省级奖项11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