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呼伦贝尔学院简介
呼伦贝尔学院地处祖国北疆,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坐落在中国最美草原、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呼伦贝尔市,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
学校肇始于1958年成立的呼伦贝尔大学,1977年恢复本专科招生。1992年,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合并,重新组建成立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呼伦贝尔学院。2000年后,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呼伦贝尔盟商业学校、呼伦贝尔盟城建职工中专学校、内蒙古工程技术学校相继并入。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本科高校。2011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植根呼伦贝尔,紧扣区域和行业需求,推进应用型转型发展,2016年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同年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百所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获批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76.15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37.33 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 21.37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 11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 102.5万册、电子图书 40.81 万册、数据库 2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17756.66万元。
学校设有 23 个学院、20个党政管理机构、3 个教辅部门和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现有本科专业 56 个,涵盖文学、艺术学、理学、教育学、法学、工学、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和农学十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 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团队1个。学校基本形成了以优势学科专业为引领,特色学科与关联专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14368人,其中,本科生13827人,专科生559人。少数民族学生共计4929人,预科生118人。留学生6人,成人高等教育学生1762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263 人,其中专任教师808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双能”型教师 21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410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658人。教师中有全国师德标兵 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7人、教坛新秀 7人、教学团队 8个,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10 项, 32名教师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2名教师获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
学校近几年获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省级科研团队2个,发表科研论文1765篇(其中高水平论文355篇),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54项,科研成果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3项,全区第七届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中国草学会草业科技奖1项,市级政府奖9项。有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1人,突出贡献专家2人、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第二层次人选3人。
学校积极开展校地合作,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科技服务、文化建设、决策咨询等方面,积极参与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国家重大社科基金委托项目“蒙古族源与元朝帝陵综合考察研究”合作,围绕北方民族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为服务社会和推进区域文化的传承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蒙古国等多所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连续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涉外院校信誉等级一级院校”。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秉承“明德致和、笃学尚行”的校训,遵循“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改革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求是创新”的学校精神,以硕士点建设、专业认证工作为契机,围绕服务呼伦贝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合资源,加大对优势和特色学科投入,大力发展“新师范”“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奋斗。
学校简介
呼伦贝尔学院地处祖国北疆,位于中俄蒙三国交界,坐落在中国最美草原、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呼伦贝尔市,是呼伦贝尔市唯一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院校。
学校肇始于1958年成立的呼伦贝尔大学,1977年恢复本专科招生。1992年,海拉尔师范专科学校、呼伦贝尔盟教育学院、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伦贝尔盟分校、呼伦贝尔管理干部学院合并,重新组建成立以师范专业为主的呼伦贝尔大学。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呼伦贝尔学院。2000年后,海拉尔蒙古族师范学校等5所学校相继并入。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本科高校。2011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校植根呼伦贝尔,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2016年被确定为自治区首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同年入选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百所高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教育部评估中心专家组一行7人对学校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专业开展进校现场考查工作,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同年学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教育硕士和旅游管理硕士获批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占地76.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3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21.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1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102.5万册,电子图书40.81万册、数据库2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7015.08万元。
学校设有23个学院、20个党政管理机构、3个教辅部门和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在教育和旅游管理2个学科门类中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点,现有本科专业56个,涵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和农学十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高校重点研究基地5个、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学校基本形成了以优势学科专业为主体,特色学科与关联专业良性互动、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386人,其中,本科生13827人,专科生559人。少数民族学生共计4929人;非学历本科教育留学生6人,函授生1285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263人,其中专任教师808人,校外教师63人,外籍教师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658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81.44%。正高级专任教师人数为124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15.35%;副高级专任教师人数为226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27.97%。“双师双能”型教师206人,占专任教师人数的25.50%。教师中有全国师德标兵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7人、教坛新秀7人、教学团队8个,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32名教师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
学校近几年获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平台6个、省级科研团队2个,发表科研论文1765篇(其中高水平论文355篇),获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54项,科研成果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3项,全区第七届民族教育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中国草学会草业科技奖1项,市级政府奖9项。有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草原英才”工程青年创新人才2人,突出贡献专家2人、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第二层次人选2人。
学校与呼伦贝尔市所属旗市区开展校地合作,在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科技服务、文化建设、决策咨询等方面,积极参与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俄罗斯、蒙古国等多所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连续9年被内蒙古自治区评为“涉外院校信誉等级一级院校”。
建校64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致和、笃学尚行”的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教育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遵循“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改革创新、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求是创新”的办学精神,按照“师范底色、地方特色、应用型亮色”建设总要求,以培养和输送大批“优品德、强能力、能创新、留得住、下得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坚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初心不动摇,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不断线,培养德才兼备人才不松劲,立足呼伦贝尔市,面向自治区培养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尤其是为本地区培养了大量三少民族和蒙古族师资,为本地区乃至自治区各项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四五”期间,学校致力于做优以教师教育为底色的教育学科专业群;做强服务于区域产业和现代农牧林业发展的理工农学科专业群;提升以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学科专业群。大力推进新师范、新文科、新工科、新农科建设。对标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与授权点合格评估、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要求,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不断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周边环境
地理位置:
呼伦贝尔市地处祖国北部边疆,位于内蒙古东北部,介于北纬47°05′~53°20′,东经115°31′~126°04′之间,东西,南北,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边境线总长(中俄边界,中蒙边界),其中水界(中俄,中蒙)。
自然资源:
大兴安岭纵贯全市中部,形成三大自然经济区,大兴安岭山地,有林地面积19000万亩,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9.5亿立方米,占全国的9.5%,为国家重点林区;大兴安岭西北部是世界著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天然草场总面积12590万亩,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区;大兴安岭东南部为农业区,现有耕地1823万亩,是优质大豆、双低油菜产区和最适宜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生产基地。境内有额尔古纳河和嫩江两大水系,河流3000多条,湖泊500多个,总水面805万亩,是自治区重要的天然淡水鱼产区。
气候概况:
呼伦贝尔市属寒温带和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正常年份年辐射总量76758千瓦/平方米以上,全年日照时数为2500~3100小时,利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缩短生长期。年平均气温为-5~2度,≥10度积温全市平均1308~2413度之间,全市无霜期在81~150天(岭东农区120~150天、岭西地区115~124天、大兴安岭林区81~90天)。年降水量平均为250~510毫米(岭东农区440~510毫米、岭西地区250~380毫米、大兴安岭林区400~500毫米),降水期集中在7~8月的植物生长旺期,且雨热同期。
生产情况:一般年份总播种面积1800万亩,其中粮豆薯1360多万亩,经济作物370万亩,饲草料60多万亩。粮豆薯总产量200万吨,其中大豆80万吨,小麦30万吨,马铃薯20万吨(折粮);双低油菜20万吨。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1148万头只,其中大小畜1057万头只,年出栏率达78.7%,猪90万口。年打青干草150万吨,可产牧草种子330多吨。年产天然淡水鱼2.6万吨。
绿色食品:
全市累计已有7大系列、139种产品获绿标使用权,地级单位获标数量全国第一,绿色有机产品年产量达35万吨,出口1400吨。并开发建设A级、AA级大豆、白瓜子、水稻、马铃薯、小麦等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60万亩。目前,产品已销往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和香港、北京、上海、深圳、海南等地。
野生植物资源及利用:全市现有经济植物500多种,土特产品382种,其中中草药200余种,采集利用的有防风、黄芩、黄芪、柴胡、苍术、玉竹、北芪、百合等50多种。除药用外,每年生产北芪茶饮料20多吨。山野菜40多种,主要有蕨菜、柳蒿、四叶菜、黄花菜等,每年采集数量约10万吨左右。野生浆果主要有越桔、笃斯越桔、稠李子、山荆子、水葡萄等10多种,年生长量为25000万吨,每年采集量约占2~3%。利用越桔、笃斯生产的果酒“兴安牌红豆”、“越桔”、“红豆味美思”、“吉密斯”、“万山利口”酒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野生动物资源及利用:全市野生动物有513种,受国家保护的一、二、三类野生动物和受自治区保护的野生动物品种有30余种。现已开发的有马鹿、梅花鹿、驯鹿的饲养及系列产品开发,定型产品有北芪三鞭酒、茸鞭宝酒等补品。
对外贸易:我市对俄罗斯、蒙古国七口通商,其中一类口岸6个,二类口岸1个。对外经贸合作范围已拓展到40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13.86亿美元,居全区第一位,其中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出口总额0.86亿美元,进口总额13亿美元。
呼伦贝尔市矿产资源:
资源极为丰富,有煤炭、石油、铜、钼、铁、金、银、铅、 锌、硫、芒硝、碱、大理石、石灰石、莹石、耐火土、玛瑙、沸石、珍珠岩、硅砂等。其中已探明的煤炭储量306.7亿吨。占东北经济区的一半,远景储量1000亿吨。现全市年产原煤1388.6万吨。已探明的贵金属及其他金属储量为:黄金32.9吨、白银4071吨、铜136万吨、铅62.31万吨、锌101.74万 吨、铁矿石7366万吨。这些矿藏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位都比较高。
人口 :
呼伦贝尔市总人口为2 696 998人。男性人口1 378 224人,女性人口1 318 774人,各占总人口的51.10%和48.90%。在人口构成中,农业人口1 008 527人,非农业人口1 688 471人,各占总人口的37.40%和62.60%,其比为1:1.67。城填人口149.3万人,乡村人口122.1万人。
国有单位职工240 645人,集体单位职工15 892人,农村、牧区乡(村从业人员)275 174人。
呼伦贝尔市在岗职工中专业技术人员64 988人,占全部在岗职工比重为23.3%,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在经济行业中,在岗职工专业技术人员占行业在岗职工比重达50%以上的有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分别为79.7%、76.9%、59.0%和55.2%。
民族:
呼伦贝尔是一个以蒙古族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清朝初期,呼伦贝尔草原孕育了中国北方的诸多少数民族。东胡、匈奴、鲜卑、室韦、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都曾在这里繁衍生息、游牧、转徙。
17世纪40年代和18世纪30年代,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迁入呼伦贝尔盟岭东岭西地区。这一地区开始有较稳定的定居民族,之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他们携手并肩,为开发、建设和保卫祖国的北部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全市有31个民族。这些民族是:蒙古、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满、回、朝鲜、锡伯、壮、俄罗斯、苗、藏、土家、柯尔克孜、侗、赫哲、羌、彝、高山、维吾尔、黎、哈萨克、纳西、白、瓦、瑶、畲、普米、布依、水族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这些民族先后共同居住在片美丽的土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少数民族获得新生,多少年来希望民族平等和梦寐以求当家做主的权利得以实现。各民族财结历斗,为保卫和建设祖国的北部边疆做出了贡献。几十年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又使少数民族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