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专业学院 | ||
---|---|---|
文学院 | 历史学院 | 哲学院 |
外国语学院 | 法学院 |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汉语言文化学院 | 经济学院 |
商学院 | 旅游与服务学院 | 金融学院 |
数学科学学院 | 物理科学学院 | 化学学院 |
生命科学学院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医学院 |
药学院 | 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学院 |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 人工智能学院 |
软件学院 |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 |
重点实验室
学校积极构建和发展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有本科专业9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1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7个(培育基地1个、备案基地6个),示范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9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0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9个,天津市高校智库8个,天津市社科实验室5个,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
重点学科
南开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2019年度 | 2020年度 |
哲学 | 财政学 |
经济学 | 金融工程 |
金融学 | 社会学 |
保险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日语 |
法学 | 文物与博物馆学 |
政治学与行政学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思想政治教育 | 应用物理学 |
汉语言文学 | 分子科学与工程 |
英语 | 生物技术 |
历史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世界史 | 自动化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学 | 软件工程 |
化学 | 信息安全 |
生物科学 | 环境工程 |
统计学 | 临床医学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会计学 |
环境科学 | 行政管理 |
工商管理 | 图书馆学 |
旅游管理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可授予的学位
师资力量
南开大学拥有一支公能兼备、业务精湛、奋发有为、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220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85人、硕士生导师783人,教授898人、副教授857人。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4人、青年学者1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7人、青年拔尖人才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8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6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负责人6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5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2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8人。天津市杰出人才8人,天津市“人才发展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3人、青年拔尖人才11人、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带头人1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3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63人、创新型人才团队带头人17人,“天津市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5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8个。
学生人数
南开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有在校学生31418人,其中本科生17005人,硕士研究生10299人,博士研究生4114人。有网络专科学生40230人,网络本科学生730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