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
采矿工程 |
采矿工程(海牛实验班) |
|
安全工程 |
|
应急技术与管理 |
|
环境工程 |
|
环境工程(智能创新班) |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土木工程(海牛实验班) |
|
工程力学 |
|
工程力学(海牛实验班) |
|
智能建造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
车辆工程 |
|
智能制造工程 |
|
智能制造工程(海牛实验班) |
|
海洋机器人 |
|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工程师班) |
|
自动化 |
|
电子信息工程 |
|
人工智能 |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信息安全 |
|
物联网工程 |
|
软件工程 |
|
化学化工学院 |
化学(师范) |
应用化学 |
|
应用化学(海牛实验班)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班) |
|
制药工程 |
|
制药工程(智能创新班)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
应用统计学 |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物理学(师范)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
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 |
生物科学(师范) |
生物工程 |
|
建筑与设计学院 |
建筑学(五年) |
建筑学(智能创新班)(五年) |
|
城乡规划(五年) |
|
视觉传达设计 |
|
产品设计 |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历史学(师范) |
|
新闻学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英语(师范) |
|
汉语国际教育 |
|
日语 |
|
日语(智能创新班) |
|
翻译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教育学院 |
教育学(师范) |
应用心理学(师范) |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
商学院 |
经济学 |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会计学 |
|
工商管理 |
|
金融工程 |
|
数字经济 |
|
齐白石艺术学院 |
美术学 |
雕塑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 |
足球运动 |
|
运动训练 |
|
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
法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材料科学与工程(海牛实验班) |
|
智能材料与结构 |
|
地球科学与空间信息工程学院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地理科学(师范) |
|
地理信息科学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
黎锦晖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舞蹈表演(艺术舞蹈) |
重点实验室
学校有45个国家、省部级自科类科技创新平台,20个省级社科类研究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6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3个省级实践教学平台,1个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8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12门省级一流课程,74门省级优秀课程、重点课程和精品课程。“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8项。
重点学科
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6个) |
工程学、化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生态学 |
省级重点学科(8个) |
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矿业工程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计算科学、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建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教育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采矿工程、安全工程、车辆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产品设计、体育教育、会计学 |
国家特色专业(8个)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化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经济学、采矿工程、安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 |
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8个) |
测控技术与仪器、应用化学、生物科学、工商管理、美术学、法学、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力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制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生物工程、城乡规划、历史学、翻译、应用心理学、小学教育、人力资源管理、音乐学、应用统计学、舞蹈表演、地理科学 |
可授予的学位
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教职工2727人。专任教师1775人,正高职称35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约69%。拥有特聘院士2人,在聘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及相当层次人才1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及相当层次人才106人;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时代楷模、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余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
学生人数
学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本科招生第一批次覆盖全国。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4966人、在校研究生6276人,另有潇湘学院(独立学院)学生514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