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皖南医学院地处“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历史文化名城——芜湖市。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成为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形成了硕士、学士教育两个层次,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是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学校有本科专业32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设有临床医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法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
有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其中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有省级教学团队1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类课程、省级智慧课堂(含试点项目)10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等。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形成了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学科涵盖医、理、工、管、经、法6个门类。有ESI全球前1%学科1个。临床医学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学科入选省高峰培育学科。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重点培育专科31个。8个学科进入2022年度及2018-2022年五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全国百强。
有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非编码RNA基础与临床转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皖南地区植物药活性筛选与再评价工程实验室等16个省级科研平台。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Sleep Research》3种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8.41万册、电子图书324.61万册、中外文报刊2956种。
学校以人才队伍为关键,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842人(含直属附院),其中专任教师1092人、高级职称1004人。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14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25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杰青、省优青、省特支计划、江淮名医等88人,省教学名师、省教坛新秀等65人,国家及省级学会正、副主任委员52人。1个教师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2个教师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拥有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唐•新修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有“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学说”提出者、我校遗体捐献第一人的汪桐教授,更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一代代皖医人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奠定了学校事业的基础,成为学校最宝贵的办学资源。
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基地)26所。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建于1888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是皖南及皖江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中心。该院于1926年创办“芜湖医院护士学校”,1936年更名为“芜湖医院怀让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曾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时有“北协和、南怀让”之称。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49年,原为宣城地区人民医院,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整体划归我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多功能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医院,具有一批有较高声誉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战略,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与合作,与8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年来,组织选派200余名教职医护员工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进修、访学、培训等,积极组织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自2021年起招收多个国家的学生攻读硕士学位。2020年,与芜湖市人民政府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高水平大学。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七万余名医疗卫生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办学以来,学校秉承“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目标定位,深入贯彻创新、特色、应用、开放、协同发展导向,深化质量立校战略、学科引校战略、特色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依法治校战略、文化荣校战略,推进政治领航工程、思想强基工程、组织赋能工程、作风锻造工程、纪律固堤工程,实施培根铸魂行动、专业培优行动、学科攀登行动、人才聚力行动、医教协同行动、管理提质行动、文化育人行动、幸福皖医行动,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皖南医学院地处“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历史文化名城——芜湖市。学校建于1958年,时为芜湖医学专科学校;1971年并入安徽医学院,为安徽医学院皖南分院;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独立建校,命名为皖南医学院;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一次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200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等级;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成为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有效期六年。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形成了硕士、学士教育两个层次,全日制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三种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是全国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学校有本科专业32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1个。设有临床医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法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
有国家级“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其中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有省级教学团队1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省级“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项目、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1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精品类课程、省级智慧课堂(含试点项目)101门。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等。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形成了以医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学科涵盖医、理、工、管、经、法6个门类。有ESI全球前1%学科1个。临床医学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基础医学、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学科入选省高峰培育学科。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重点培育专科31个。8个学科进入2022年度及2018-2022年五年中国医院科技量值全国百强。
有活性生物大分子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非编码RNA基础与临床转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多糖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安徽省皖南地区植物药活性筛选与再评价工程实验室等16个省级科研平台。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Sleep Research》3种学术期刊。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8.41万册、电子图书324.61万册、中外文报刊2956种。
学校以人才队伍为关键,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医护员工5842人(含直属附院),其中专任教师1092人、高级职称1004人。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14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25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杰青、省优青、省特支计划、江淮名医等88人,省教学名师、省教坛新秀等65人,国家及省级学会正、副主任委员52人。1个教师家庭荣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2个教师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拥有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唐•新修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国医大师、全国七名内经专业导师之一的李济仁教授;有“经络实质的二重反射学说”提出者、我校遗体捐献第一人的汪桐教授,更有一大批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劳动模范、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一代代皖医人薪火相传、无私奉献,奠定了学校事业的基础,成为学校最宝贵的办学资源。
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教学医院(基地)26所。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建于1888年,由美国基督教会创办,为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和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是皖南及皖江地区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中心。该院于1926年创办“芜湖医院护士学校”,1936年更名为“芜湖医院怀让高级护士职业学校”,曾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时有“北协和、南怀让”之称。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49年,原为宣城地区人民医院,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整体划归我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多功能于一体的公立三级甲等医院,具有一批有较高声誉的重点专科、特色专科。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战略,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1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与合作,与8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年来,组织选派200余名教职医护员工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进修、访学、培训等,积极组织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自2021年起招收多个国家的学生攻读硕士学位。2020年,与芜湖市人民政府签订市校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高水平大学。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多次荣获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建校以来,已为国家输送了七万余名医疗卫生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自办学以来,学校秉承“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发展目标定位,深入贯彻创新、特色、应用、开放、协同发展导向,深化质量立校战略、学科引校战略、特色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依法治校战略、文化荣校战略,推进政治领航工程、思想强基工程、组织赋能工程、作风锻造工程、纪律固堤工程,实施培根铸魂行动、专业培优行动、学科攀登行动、人才聚力行动、医教协同行动、管理提质行动、文化育人行动、幸福皖医行动,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简介
皖南医学院坐落在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之称的历史名城、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市。是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学校现有滨江、赭麓、银湖三个校区,占地700余亩,其中滨江校区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气息相得益彰,四周绿水环绕,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条件完备,是我校办学的主校区,现有各类在校生2万5千余人。2022 年面向全国12个省招收全日制本科生3500人。
学校现有临床医学院、麻醉学院、医学影像学院、法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医学信息学院、检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基础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本科教育设有28 个专业,涉及医、理、工、经、管、法六大学科门类,2022年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法医学、药学、临床药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医学影像技术等11个专业在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现有公共事业管理、法学、应用心理学等3个辅修专业,麻醉护理、手术护理、重症护理、血液净化护理、老年护理服务与管理等5个专业内辅修方向。研究生教育已具有5个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涵盖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公共卫生等各学科,临床医学为省高峰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师资队伍,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总数的75%以上。学校拥有一批诲人不倦的知名教授,他们当中有国医大师、首批全国7名《内经》专业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之一并荣获全国十大“最美医生”称号、首届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的李济仁教授;有创建了我国首个神经病专科病房、撰写首部神经精神专著的刘贻德教授;有我国定量药理学创始人之一的孙瑞元教授;有潜心本草研究六十载,辑复了经典名著《新修唐本草》的尚志钧教授;有德技双馨、我校捐赠遗体第一人的汪桐教授等。
学校现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021年获批安徽省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学校一贯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拥有附属医院10所(直属附院2所、非直属附院8 所)、教学医院20所、实践教学基地230余所。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建于1888年,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安徽省第一所西医医院,是皖南及皖江地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省级医学中心和医学技术指导中心。第二附属医院建于1949年,原为宣城地区人民医院,2012年经省政府批准整体划归学校,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近几年我校学生在国家级各项比赛中屡获佳绩,获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特等奖;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医学院校麻醉学知识竞赛、全国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形态读片大奖赛中均取得优秀成绩。
学校公开出版《皖南医学院学报》和《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两种学术期刊。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与合作,与8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近年来,组织选派400余名师生医护员工赴国(境)外参加学术交流、进修、访学、培训等,国际学生教育初步形成,开创了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局面。
学校秉承“精医、尚德、求实、自强”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求实自强,奉献社会”的皖医精神,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多年来,学校坚持品德与专业兼修,理论与实践并重,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国家输送了7万余名医疗卫生人才,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年终去向落实率97%以上,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多次荣获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硕士研究生录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考研录取率达到25%、本科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程度96%以上、就业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周边环境
皖南医学院地处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素有“长江巨埠、皖之中坚”的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安徽省芜湖市。芜湖自古便是全国“四大米市”之一,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是通往黄山、九华山、太平湖等风景名胜的北大门。奇瑞汽车、海螺型材、美的集团等知名企业先后落户芜湖,有力带动了芜湖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