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系设置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5-06-06 08:51

院系设置

重点实验室

学校建有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产教研融合研究院、翡翠湖实验室、国家首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教育部首批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等20个高能级创新平台以及56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建有3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线下一流课程数居全国高校第10位)、2个国家级和5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8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教育)。

重点学科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1大门类。现有33个学院(教学部)。拥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高峰学科、4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一般社会科学、临床医学、地球科学等11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3个学科进入前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应用经济学3个学科进入2024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20%。

可授予的学位

详见专业简介

师资力量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教职工3453人,其中专任教师2531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24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9%,具有海外经历教师占比31%。全职聘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名,全职引育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入选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国家级重点人才98人次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领军人才580人次。建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132名。近3年,共计167人次入选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前2%顶尖科学家名单。


学生人数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人才39万余名,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近3.4万人、博硕士研究生近1.5万人,国际生近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