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药学院
制药工程学院
中药学院
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医疗器械学院
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
无涯创新学院
文体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点实验室
目前,学校已围绕药物发现与合成、药物活性筛选、药物质量控制、药物剂型设计这一完整的创新药物研发链,组建了科技平台、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8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个,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中药二级实验室1个、中药三级实验室4个,省级科技平台2个、重点实验室23个、工程中心1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
批准部门 | 实验室名称 | 批准时间 | 负责人 |
国家科学技术部 | 辽宁省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综合平台 | 2010.6 | 吴春福 |
国家教育部 | 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2009.6 | 程卯生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 2012.1 | 毕开顺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 | 2003.7 | 袁丹 |
中药药理实验室 | 2003.7 | 邹莉波 | |
中药化学实验室 | 2003.7 | 宋少江 | |
中药分析实验室 | 2003.7 | 于治国 | |
中药制剂实验室 | 2004.8 | 陈大为 | |
抗抑郁中药研究与评价重点研究室 | 2009.5 | 吴春福 | |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辽宁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 | 2008.7 | 毕开顺 |
辽宁省生物催化与生物合成工程实验室 | 2014.12 | 常尊学 | |
辽宁省创新型药物制剂工程实验室 | 2016.2 | 王艳娇 | |
辽宁省道地和濒危珍稀药材开发与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 | 2017.1 | 贾景明 | |
辽宁省天然创新药物(原料) | 2017.12 | 赵余庆 | |
工业化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辽宁省固体药物制剂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2017.12 | 何仲贵 | |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 辽宁省创新药物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 2005.3 | 程卯生 |
辽宁省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5.3 | 何仲贵 | |
辽宁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 | 2005.1 | 吴春福 | |
辽宁省新药安全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 | 2005.1 | 第二单位 | |
辽宁省天然药物现代分离与工业化制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6.8 | 赵余庆 | |
辽宁省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 2006.1 | 毕开顺 | |
辽宁省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 2008.12 | 邸欣 | |
辽宁省新药药效评价重点实验室 | 2008.12 | 吴春福 | |
辽宁省药用微生物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9.6 | 张怡轩 | |
辽宁省现代药物制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 2009.11 | 王思玲 | |
辽宁省抗感染药物小分子合成重点实验室 | 2009.11 | 宫平 | |
辽宁省微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 2010.8 | 夏焕章 | |
辽宁省东北道地药材资源研发重点实验室 | 2011.8 | 殷军 | |
辽宁省植物多酚研究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1.8 | 吴春福 | |
辽宁省创新药物与临床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2.6 | 吴春福 | |
辽宁省模式识别蛋白重点实验室 | 2013.8 | 张景海 | |
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 | 2014.5 | 吴春福 | |
辽宁省生物制药动物细胞培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4.9 | 马宁宁 | |
辽宁省濒危珍稀药材资源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5.9 | 贾景明 | |
辽宁省药用辅料与包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6.9 | 孙进 | |
辽宁省中药多糖生物活性评价重点实验室 | 2016.9 | 贾英 | |
辽宁省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 2017.9 | 吴春福 | |
辽宁省脂质体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17.9 | 邓意辉 | |
辽宁省教育厅 | 创新药物研究与设计重点实验室 | 2004.2 | 程卯生 |
药物剂型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 2004.3 | 王思玲 | |
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4.12 | 毕开顺 | |
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 2007.8 | 殷军 | |
药物分子合理设计与制备关键技术创新平台 | 2012.11 | 程卯生 | |
辽宁省重大新药创制协同创新中心 | 2015.6 | 毕开顺 | |
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 | 中药神经药理证治重点研究室 | 2010.3 | 吴春福 |
中药质量控制重点研究室 | 2010.3 | 毕开顺 | |
中药化学重点研究室 | 2010.3 | 裴月湖 | |
沈阳市科学技术局 | 沈阳市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 2001.8 | 程卯生 |
沈阳市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4.9 | 毕开顺 | |
沈阳市药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04.9 | 何仲贵 | |
沈阳市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 | 2006.1 | 吴春福 | |
沈阳市中药现代化研究和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 2007.5 | 毕开顺 | |
沈阳市药学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 2008.1 | 张景海 | |
沈阳市保健食品有害重金属的快速检测重点实验室 | 2010.8 | 赵余庆 | |
沈阳市手性药物生物催化合成重点实验室 | 2011.8 | 游松 | |
沈阳市医疗器械重点实验室 | 2013.8 | 张景海 | |
沈阳市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筛选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 2013.8 | 贾英 | |
沈阳生物药剂学重点实验室 | 2014.5 | 孙进 | |
沈阳市濒危珍稀中药资源开发与应用工程实验室 | 2010.5 | 贾景明 |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药剂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
辽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中药药理学
辽宁省重点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药学
辽宁省重点建设“国内一流学科”——中药学
入选首批辽宁省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生物医药学科群
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生物学与生物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世界排名第46位,首次进入全球前万分之四(前0.364‰),取得新突破!
在2023 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世界排名1570位,药理学与毒理学世界排名39位。
2022年“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入选8人,在药学领域全国高校排名第一。
2023年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行榜入选11人,其中药学领域入选10人,在中国药学领域排名第一。
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排行榜入选22人,在辽宁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
可授予的学位
学校是国家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资格。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11个学院,涵盖医、工、理、管4个学科门类,设置21个本科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
师资力量
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教职工1167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正高级职称159人(教授156人),副高级职称260人(副教授26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8人,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1人,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二批人选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5人,“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18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4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生人数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创新学院、文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5214人(博士生652人、硕士生4562人)、本科生9900人、成人函授生111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