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吴建伟
吴建伟,男,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1月出生于北京,研究员。1981年9月至1986年7月,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本科生。1986年7月至1987年12月,任北京医科大学团委干部。1987年12月至1992年2月,任北京医科大学团委书记。1992年2月至1994年4月,任北京医科大学学生处(部)副处(部)长。1994年4月至1994年12月,任北京医科大学学生处(部)处(部)长。1994年12月至1997年12月,历任北京医科大学教育处副处长(正处级)、德育教研室副主任、勤工助学指导中心主任,期间1996年2月至1996年7月脱产学习英语;1996年10月至1997年8月赴美进修医院管理和医学教育。1997年12月至2000年4月,任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党委副书记(正处级)。2000年4月至2007年12月,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期间2003年9月至2004年11月挂职青海医学院院长;2004年11月至2007年5月挂职青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2007年5月至2007年12月挂职教育部农林医药教育协调办公室主任。2007年12月至2017年1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2017年1月起任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徐坤
徐坤,男,汉族,中共党员。1973年9月生于湖南,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9月至1996年6月,中南工业大学(现中南大学)应用物理专业本科生。1996年9月至1999年3月,电子科技大学光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999年5月至2002年12月,清华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3年至2014年任北京邮电大学教师。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任北京邮电大学理学院副院长,2017年9月至2019年5月任北京邮电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主任。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任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2022年3月任北京邮电大学校长。
研究领域:光纤无线融合网络、微波光子技术、超快光计算、纳米光子器件与生物光子学等。
社会及学术兼职: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第九届科技委委员、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信息光子学与光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学校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建、首批进行“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工管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信息科技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2017年和2022年,在两轮“双一流”评选中,北京邮电大学均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信息网络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和“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安全学科群”两个学科群均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校始终厚植“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的家国情怀。自1955年建校以来,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全日制教育已经形成了信息背景浓郁、专业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办学格局。学校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以及电子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取得了A+的优异成绩。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硕、博学生及留学生27000余名,正式注册的非全日制学生50000余名。
北京邮电大学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网络强国战略目标为导向,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实施质量立校战略、特色名校战略、科技兴校战略、人才强校战略、开放办校战略、文化铸校战略、依法治校战略、和谐荣校战略,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事业型思维,不断推进学校教育事业综合改革。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北京邮电大学在“团结 勤奋 严谨 创新”的校风、“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的引领下,正朝着建成信息科技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一宏伟目标而阔步前进。
周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