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其他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5-06-13 20:41

其他

文化活动

“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大学生活既有埋首书山的紧张忙碌,也有山水清歌的悠然自得。学校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人生舞台。

1.学生社团

社团活动是学校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增长知识锻炼能力、丰富和活跃课余文化生活。学校现有注册学生社团60个,涵盖科创、文化、艺术、体育、公益和生活等多个领域无论是实现人生梦想还是收获真挚友谊,各类社团活动总能满足学生需求,“社团嘉年华”更是令学生喜闻乐见、津津乐道的经典校园活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社团有青年志愿者协会、国旗班、文学社、广播台、合唱团、就业协会等。

2.科技创新

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成绩卓著。在“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中,年均30余件作品、200余名师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学校被评为高校优秀组织单位。2018年获批“大连市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并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9年,学校入围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百强高校。2021年,学校获批备案“大连市众创空间”。2022年,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获批首轮辽宁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基地。2023年获批辽宁省众创空间、辽宁省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2024年获批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院

2023年“大学生工程训练创新中心”作为国家发改委“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规划工程”建设项目在学校揭牌落成,正式启用。中心配套资金1.2亿元,占地面积8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局部地下一层、地上五层,功能划分为工程训练中心与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两大版块,统筹负责全校工程训练及创新创业教学及实践任务,现有教学设备2700余台套、价值4200余万元,年均服务学生达万余人。
  近年来,学校获批承办“‘学创杯’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海洋食品创新大赛”等十余项省级A类赛事,2021-2023连续三年获批数量蝉联全省高校第一。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省级年会、“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多次荣获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3.社会实践

学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红领巾心向党 与你‘童’行 云端相伴”成长陪伴等经典活动激起了学生投身社会实践、躬行求索的热情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到乡村、基层社区等地,开展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理想,足迹遍布全国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4.志愿公益

学校常年坚持引导青年学生开展环境保护、扶贫帮困、爱心义教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敬老院、启智学校、儿童村等社会福利机构经常出现学校志愿者的身影。近年来,数十名志愿者投身到祖国西部、辽西北地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2013年学校被团中央增选为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项目高校,研究生支教团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转载,新华社以纪实形式进行了深度相关报道。

5.文艺活动

寓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等为一体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已经成功举办四十届,每年有万余名学生参与其中,千余名学生获得各类文化艺术大奖。校园歌手大赛每年都能吸引大批的音乐爱好者走上舞台一展歌喉,啦啦操街舞大赛为具有舞蹈梦想的学生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大学生情景剧大赛奉上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作品,辩论赛促使学生求同存异增长才干。丰富多彩的校园文艺活动,既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张扬个性的舞台,又给学生提供了实现创意、彰显青春的空间。

6.体育活动

校园“工大杯”、“新生杯”等学生系列体育赛事涵盖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类竞技项目,为体育爱好者提供了一展风采的机会、一决高下的平台。跳绳、拔河比赛趣味运动会、“荧光夜跑”等一系列竞技赛事,传统运动与新兴项目的有机结合将工大学子的心紧紧凝聚。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大会,是全校师生的体育盛宴,师生们怀揣着青春梦想,秉持着卓越态度,用智慧与汗水呈现出校园里一幕幕精彩的瞬间。

7.讲座论坛

博慧讲坛、玉山校友讲坛、大学生励志讲坛、名师名家讲坛、青年就业创业大讲堂等各类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论坛,是学校学习、传播和发展先进文化的交流平台,也是积极探索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相互贯通的有益尝试。各类讲座论坛内容涉及历史文化、社会人生、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军事国防等广泛领域。“根叔”李培根院士、当代“雷锋传人”郭明义、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创业投资大咖袁岳、知名礼仪与公共关系专家金正昆、央视“百家讲坛”名讲孙立群、台海问题专家徐光裕、“美容教母”郑明明、著名电视人朱迅和白燕升、作家高铭、“鬼才作家”马伯庸等多位知名学者、成功人士做客学校,与青年学子面对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