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补充还是升级版本 自主招生梦想何时照进现实

2011年09月07日 来源:人民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损害公平?

  名校生能被口头承诺加分,而农村娃甚至不知自主招生为何物

  在大城市、小城市和农村,自主招生的待遇截然不同。

  在上海、南京等城市,自主招生已经开始显现“中学名校效应”。清华大学在上海自主招生没有笔试环节,但小程在正式参加面试前,就已经得到清华的口头“优惠”承诺。

  清华招办人员来到这所中学,先向一些拿到竞赛一等奖的学生抛出保送承诺,然后和未拿到保送资格的小程等人见面。小程说,招办老师让我不要考虑其他学校了,清华肯定给我优惠。此后,小程通过校荐、提交书面材料、参加面试,最终获得30分降分提档;而且如果他是裸分过档,可以加10分挑选专业。

  承诺源于口碑——这所上海名校每年有40多人保送北大和清华,另有不少同学能通过两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小程所在班级的40多位同学,几乎都在进校时就定下通过竞赛保送北大、清华的目标。

  而在四川达州,潘媛媛是清华在当地招收的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自主招生考生——降10分提档,挑选专业时也有“优惠”。目前就读于清华大学2010级工业工程系的她回忆说:“居然在达州引起了轰动,甚至传成我被清华提前录取。小城市的人对自主招生太不了解。”

  “之前我也没听说过自主招生,但当年清华给了我们学校1个校荐名额。”媛媛平时成绩一直比年级第二高出40到50分,所以拿到了资格。而她的同学也不知自主招生为何物,从她口中才有所了解。

  此后,媛媛在成都参加了笔、面试。她说:“笔试时理科有很多涉及竞赛知识的题,如果没学过根本没法做,学过就很轻松,像达州这种小城没有学校能提供专门的竞赛教育。面试时,来自成都的学生很多是一个学校的,相互都认识,我自己一人感觉压力很大。”

  参加了今年高考的邵鑫曾就读于宁夏固原市西吉县西吉中学,“我没有听说过自主招生,身边也没有参加自主招生的学生”。他来自固原市西吉县新营乡农村,家里的经济来源全靠种地。他说,在农村,考不上大学就意味着将和父母一样,终老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生活。“我以前特别喜欢打篮球,但为了高考,基本不玩了。”

  全国人大代表、银川唐徕回中英语教师吕新萍认为,农村学生特别是西部农村学生由于教育资源缺乏,在特长发展方面受到严重制约,加之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他们无力支付竞赛辅导费用,也鲜有竞赛获奖证书,甚至参加自主招生考试的交通费都成问题。

  听完自主招生的相关解释后,邵鑫说:“城里孩子生活条件好,可以学习特殊才艺,但我们农村的学生没这样的条件和机会。高考是改变我人生唯一的途径。虽然2011年的高考成绩并不理想,但是我想明年再试一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