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基础教育课改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三、高中课程改革总体情况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从2004年至今,经过四年的努力,在各地推进平稳,取得了显著成绩。实验省(区、市)扩大到21个,覆盖了东部所有省(市),中部的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海南等8个省,西部的陕西、宁夏、新疆等3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国进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学校达10489所,约占高中学校总数的67%,学习高中新课程的在校生约1311万人,约占高中在校生总数的52%。2004、2005年实验省(区)先后都有学习新课程的高中毕业生参加了与新课程相配套的高校招生考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成功地接受了社会的检验。根据教育部规划,2010年,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铺开。
四年来,高中课程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形成了一些基本经验。这些基本经验是:
首先,强化政府行为,建立了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工作机制。教育部建立了由相关司局参加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协调组、实验省(区)联席会议制度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简报制度,先后召开了17次实验省(区)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高中新课程实验中的重大问题,并针对改革推进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交流研讨,提出解决策略,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5]6号)《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等文件,加强高中课程改革的政策指导和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各实验省在省级人民政府的统筹领导下成立由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人事(编办)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多数省份由主管副省长(副市长、副主任)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坚持分类指导,注意分层推进,如江苏省针对本省高中数量多规模大、南北和城乡之间存在差异的特点,提出以市统筹、均衡推进的策略,有效保证农村高中等基础相对薄弱学校的课程改革推进,同时,各省结合省情,拨付专项经费,研究制定配套文件,黑龙江、吉林省还根据新课程实施的实际需要,对教师编制等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各省还积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系统,加强科研引路和专业指导能力的建设。
其次,极大地调动和激活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普遍提高。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对教师开展了新课程的全员培训,初步形成了国家、省、地、校四级培训体系,并探索建立了以网络为平台的支持教师学习和教研的机制。2003年以来,教育部每年拨出专项新课程培训经费,不断下移培训重心,充分运用远程培训手段,采取“送培下省”和“集中培训”、“远程培训”与“光盘培训”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先后培训了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教育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校长和学科骨干教师近十万人,先后举办了2004-2006年实验省份400余名样本学校校长的专题培训。各省分地区、分阶段、滚动式地逐步展开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有的采取省级培训“一竿到底”的做法,如安徽、北京、海南、广东。通过培训,提高了各地和学校领导干部和教师对新课程的了解和理解,也为高中课程改革提供了师资保障。
第三,各省积极采取措施,在改革实践中培养本土专业骨干力量,搭建网络平台,基本建立了优质资源共享机制,解决资源不足,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学校开课选课、学分认定、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等难点问题。如海南省率先创建国内第一个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网站,开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素质评价等网络支持平台,并创立了“网络建构式评价制度”,形成新课程的网络支持和咨询系统;江苏省常州市、北京市顺义区通过行政力量进行课程资源配置和整合,也较好地解决了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问题;广东、浙江、山东、湖南等地分别建立专家指导队伍,开展课题研究,加强专业引领;北京、天津市探索开展网络选修课程,为学生跨区域、跨学校网上修习课程提供可能。
第四,以样本学校为龙头,先行探索,创造经验,辐射和基层学校相互支持的机制基本形成。带动着更多学校的发展。目前21个实验省份共有样本校1019所,这些样本学校已成为本省(区、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研究和实验基地、学科带头人和教学骨干培养基地、实验成果总结和推广基地,涌现出如广东省深圳中学的开放式的课程选修、深圳育才中学的“课程超市”、海南省多数学校实行的“订餐+配餐+自助餐”式的开课模式、海南华侨中学的研究性学习、宁夏银川一中探索的以学生成长记录为基础的综合素质评价、江苏锡山高中的校本课程,以及山东省青岛二中、山东省实验中学、福建省龙岩一中、天津实验中学等一批学校经验,为更多学校实施新课程提供了借鉴。
第五,加强教学研究,聚焦课堂,在核心问题上推进改革。各实验省积极调动与整合各种专业力量,构建支持体系,在督促和指导学校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指导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组织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福建省教研室先后引进了13名富有高中教学经验和研究能力的一线教师、教研员充实到各学科岗位,加强新课程专业引领;天津市以一线教师为主体,加强教学专题研究;浙江、天津、北京、湖南、新疆兵团先后多次组织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受到教师的普遍欢迎,有的老师在活动后说:“这种教研形式为大家提供了思维碰撞的机会,使我们每个人都有参与反思的可能,它没有过多高深的理论,但一个个鲜活的课例让我们在惊喜之后有更多的思考与回味”。
第六,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教育部组成了由主管部长牵头,有关司局和单位参加的高考招生改革工作小组,印发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学[2008]4号),组织了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区)开展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研制工作的研讨交流活动,指导、帮助各实验省(区) 根据本省实际形成符合改革方向的高校招生考试方案,并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领域的考试评价制度(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的有机配合,统筹协调,目前,各地已研制出台了学业水平考试的指导意见,以及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发展过程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教育部正在组织研制国家关于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性文件,力图使考试评价既有利于高中实施素质教育,又有利于高校的人才选拔。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