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
专业介绍: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学士学位) 专业介绍:2014年根据北部湾大学“建成海洋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定位,开始筹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北部湾大学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港航专业”)于2017年5月获批设立,2017年9月首次招生,2018年获批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2021年确定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旨在培养具有优良品德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有一定国际视野,理论和专业基础扎实,协作意识、创新能力较强,实践能力突出,适应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领域现代化技术进步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 1.掌握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较为扎实宽厚的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较强的创新意识、计算机信息化处理能力和汉语言优势。 2.具有获得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执业(职业)资格的能力;具有创新潜质、国际视野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毕业后能在交通、水利、建筑、能源等领域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研究、教育、开发等部门胜任技术或管理工作。 4.能适应社会发展及变革,注重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行业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能推动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行业的创新发展。 核心课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核心专业课程主要有工程制图、理论力学、工程测量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水文学、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工程地质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水运工程施工、港口规划与布置、港口水工建筑物、航道工程学、专业英语等。 就业方向 1.工程技术方向 代表职位:施工员、技术员、质量员、总工程师、项目经理、建造师等。 代表行业:航道及航务工程行业。 职业发展路径:施工员/技术员->工程师->总工程师/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 2.勘察、设计、规划及预算方向 代表职位:测量员、设计师、主任设计师、预算员、预算工程师、招投标专员等。 代表行业:水利、交通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交通运输部门等。 职业发展路径:技术员->工程师->项目总工->总工程师。 3.工程咨询监理方向 代表职位:监理工程师 代表行业:交通、水利咨询监理行业。 职业发展路径:监理员->专业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 4.安全质量监督机构 海事局、港航管理局、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 主要实践性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采取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践实训和假期实习实训相结合的手段,加强学生应用型专业技术的实操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认知实习、工程测量实训、水运工程规划课程实训、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实训、港口海岸水工建筑物课程实训、航道工程学课程实训、水运工程施工课程实训、水工结构检测与加固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土力学实验、工程制图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等。 专业亮点 1.实施学生导师制,达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学生导师制,可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工作,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在全员育人中的主导作用,顺应当前学校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效实现对学院本科生思想引领、能力提升、职业规划、学历提升、就业指导的无缝对接和全方位覆盖,进一步提高学院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成长。 2.实施教师科研与学生“双创”结合,达到科研促教、创新促学:要求本科学生必须至少参与一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给学生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的经历,达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同时促进教师在科学研究上主动思考,凝练有意义的研究方向,培养稳定的团队,达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目的。 3.实施课程现场教学与三维仿真实训平台相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业课程依托现有的实践基地,将课程中实践性较强部分设置在工程实际现场,教师在工程现场结合实际应用进行实景式教学授课,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课程理论的实际应用,以课程任务为导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引进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三维仿真实训平台,为本专业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实践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4.实施综合素质拓展入课,强化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素质拓展课,引入企业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等技术人员承担课程内容,通过工程现场实际案例,有力衔接理论课程与工程实践应用,强化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