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普通教育)类) |
专业介绍: |
专业优势与特色 本专业成立于2013年,设有5个课程组:医学影像诊断、医学影像技术、超声影像学、介入与核医学、放射物理与治疗。目前有专业教师57名,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5名(占比26.3%),副高职称以上教师45名(占比78.9%);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24名(占比42.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数55名(占比96.5%)。教学专业人员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合理,能够承担本专业所设课程的教学任务。自2000年以来,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1000余人,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人才600余人。 可用于专业教学实验设备总价值38307.4万元,校外通过校、院合作,与市区三所实践教学医院,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其中临床教学设备有双源多排CT、超高场强MR、DSA、SPECT、直线加速器等,为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提供充足条件,为医学科学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手段。 近几年,本专业承担国家、省、厅、市级科研课题共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3项,省级课题5项,厅级课题9项,发表科技论文100多篇。 综上,本专业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先进的临床和教学设备、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医学影像设备是一类针对人体进行成像的高端医疗器械,是医院各科室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利器,其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应用价值大。本专业依托这些高端设备,如超声、核磁共振(MR)、计算机断层扫描(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产生高精度、高分辨率的图像,其对疾病的早期发现、定位和诊断,以及个体化精准诊疗方案的制定起着重要作用。本专业具有社会需求量大、跨学科合作机会多以及职业发展前景广等特色优势,为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制与授予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电子技术、基础医学、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学。 核心课程:医用物理学、影像电子学基础、断层解剖学、医学影像设备学、X线检查技术学、CT、MRI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诊断学、超声影像学、放射治疗技术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防护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宜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医药器械公司等医疗机构从事医学影像工作,就业范围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