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普通教育)类) |
专业介绍: |
一、专业基本情况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与全球能源转型需求而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深度融合材料科学、化学、物理、电子工程等多领域知识。其核心在于研究和开发应用于太阳能、风能、氢能、储能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的关键材料(如光伏材料、电极材料、催化材料、电解质等)以及高效、稳定的能源转换与存储器件(如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是推动能源革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沿科技支撑。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精通新能源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表征、性能测试及器件设计、组装与系统集成技术,同时注重培养创新思维与国际视野,能够跟踪领域前沿并进行新材料研发与器件优化。 三、主修课程 核心课程体系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电化学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材料、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合成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光电材料与器件等专业核心课程,并辅以电化学实验、材料分析测试实验、材料合成与制备实验、器件仿真设计、新能源系统集成实验等实践环节,还可选修钙钛矿光伏、固态电池、先进催化等前沿方向。 四、就业前景 毕业生就业前景极为广阔,主要面向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如新能源汽车(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光伏企业(如隆基、晶科)和氢能科技公司;可进入中科院能源所、高校研究院等科研机构从事前沿研发;也可服务于高端制造业,如半导体器件、储能系统集成、智能电网相关企业。此外,政府能源管理部门、绿色金融与碳中和服务机构对专业人才需求日增。同时,该专业也是攻读材料科学、化学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硕士、博士学位的优质起点。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全球新能源产业持续高速扩张,该领域人才需求旺盛,薪资水平具有竞争力,发展潜力巨大,是未来十年最具前景的工科专业方向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