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 机械电子工程(本科(普通教育)类)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和工业机器人等知识,具备解决机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机械设计与制造、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机械设计、电气控制与PLC、测试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械设计与制造、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产品销售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专业前景:本专业以河南省数字化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数控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郑州市智能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为依托,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综合素质证”三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强能力、重实践,会创新的专业特色。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更显得尤为重要,企业中原始的、简单的机械设备已在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装备先进、技术精良的现代化设备,如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而要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的需要,就需要培养大批既适应时代特点的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能的复合型、实用型、现代型和创新型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建设装备制造强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加快产业调整提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在此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重点发展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和绿色制造,加快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目标。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来看,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广阔的就业市场,本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郑州科技学院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积极投身于科研创新和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教学和指导,为培养优秀的机械电子工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主讲教师简介

任德志,男,1955年11月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1982年华中科技大学液压专业本科毕业,1989年浙江大学流体传动与控制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从事高等教育近40年,现任郑州科技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电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盾构机掘进机专业委员会专家。

主要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机电液一体化,智能仪器仪表等方面的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和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主讲《液压与气压传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VHDL语言与应用》等多门课程。2000年开始招收机电一体化方向的硕士研究生,现已毕业38人,曾获得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主持完成了《盾构机液压控制系统设计》、《金刚石压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开发》、《大型启闭机直线升槽切削机床数控系统的开发》、《基于DSP和FPGA的运动控制卡设计开发》、《基于互联网的集团汽车管理系统开发》等横向与纵向课题2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专业论文40多篇。

杨晨,女,硕士研究生,副教授,毕业于郑州轻工业大学,主讲《机床电气控制》、《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主持完成河南省科技厅项目1项,河南省高校重点科研项目1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1项,郑州市社科联项目1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主编教材2部,发表核心论文6篇。获授权专利10余项。

赵豪杰男,副教授,工学硕士,毕业于河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先后为本科生主讲《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获得郑州科技学院优秀教师、郑州科技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主持完成郑州市社科联项目1项,郑州科技学院教学改革项目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省级项目2项,参与其他省市级项目10项,发表论文10篇,其中,中文核心6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7项。

王权男,讲师,硕士研究生,双师双能型教师,主讲《机床电气控制》、《工程力学》、《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

主持河南省教育厅项目1项,参与河南省科技厅项目2项,河南省教育厅项目3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1项,参与河南省教改项目1项,校级重点教改项目3项,参编教材2部,发表工业机器人、PLC控制相关论文4篇,教改论文4篇,指导学生完成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项。

指导学生参加2022全国3D大赛14周年精英联赛省赛获特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河南省互联网+获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202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tCup机器人世界杯获一等奖1项和三等奖1项,参加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获“智能制造生产线信息集成与控制”赛项三等奖。

刘金涛男,讲师,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讲师,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电工电子技术》、《机械CAD/CAM技术》、《先进成图技术》、《工程制图》、《汽车机械识图》等课程。工作期间先后发表论文6篇,已投核心1篇;参与参与9项省市级课题。

郝振兴男,工学硕士,讲师、工程师、电工技师,中国电源学会会员,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机电液一体化及智能测控技术、储能管理系统。主讲《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测试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等课程。发表中文核心论文5篇(均为第1作者),教研改论文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持或参与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2项,主持横向项目多项,参与教改项目1项。先后获郑州科技学院“工业机器人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先进个人。

张曦,男,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学位,讲师,主讲《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电传动控制》等课程,担任本科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自任职以来,主持和完成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河南省教育厅课题1项,教改项目2项,发表论文6篇,其中EI收录1篇,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

赵俊岭男,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学历,安全工程硕士,助教。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传感器与测试技术》等课程。

程豪,男,中共党员,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教研室教师。主讲《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机器人原理及应用》、《工业机器编程与仿真》等课程。

张芮,女,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毕业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工作。主讲《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机械设计》等课程。发表中文核心期刊2篇,EI会议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马亚男,女,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工作。主讲《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热工基础》。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第1作者),授权发明专利1项。

 

郭思懿,女,助教,硕士研究生。主讲《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动控制原理》、《PLC原理及应用》等课程,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系统。参与校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项目1项,校级教改革项目1项,参与市级社科联项目2项。

靳惠婷,女,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工作,主讲《MATLAB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理论力学》、《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发表中文核心论文1篇,授权专利1项

邱孟夏,女,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工作。主讲《电工与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等课程。

刘夕女,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毕业于河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主要从事机械工程学科的教学工作。主讲《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课程。


专业简介:本专业以河南省数字化智能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高校数控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郑州市智能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为依托,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了“学历证+职业资格证+综合素质证”三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强能力、重实践,会创新的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和工业机器人等知识,具备解决机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机械设计与制造、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建有河南省一流课程-《数控加工技术》。主编《机床数控技术》、《机床电气控制》、《机械制图》等教材。《机床数控技术》教材被评选为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机床电气控制》教材被立项为省级新工科新形态教材。此外,本专业还建有《机械原理》、《机械工程材料》、《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校级一流课程。以下是本专业课程建设的部分成果: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和工业机器人等知识,具备解决机电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机械设计与制造、测控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仪表、智能设备等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前景与发展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深受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精密仪器及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领域的青睐,广泛就职于国内外顶尖装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人才。依托行业智能化转型的强劲需求与产教融合的创新培养体系,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居前列。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包括:

1.各类机电企业的技术研发人员、技术管理人员;

2.各类机电企业的销售、售后服务、技术支持人员;

3.各类机电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人员;

4.各类企事业的管理人员;

5.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

职业能力与证书

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还提供了丰富的技能证书培训,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各类资格证书,包括:车工证、钳工证、电工证、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证等技能证书。这些证书为毕业生进入各大企业提供了坚实的职业基础。

部分参赛及获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