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考 生 问
这里有关于择校、报考、培养、发展等你所关心的问题
1. 选择求学于中山大学有哪些优势?
中山大学是中国学术和文化在南方的重镇。作为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中山大学在悠久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八十多年来,文、理、医科大师云集,一路星光熠熠,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广东省历史上一直是内地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得风气之先”,形成了开放、包容、公平、创新的特质。中山大学占据优越的经济地理位置、感受多元文化交汇碰撞,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中山大学对外交流活跃、项目繁多,众多海内外知名学者和政商名流前来访问交流、传经授课,相比内地大学更具国际化思维和视野;身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区域,中大学子拥有更多实习、就业乃至创业的机会,同时,岭南文化也滋养了中大学子务实、求真的思维理念,一届届优秀的中大毕业生以“综合素质好、发展后劲大”获得了用人单位的如潮好评,中山大学校友遍及海内外,业已成为了社会各界的中坚力量。
2. 中山大学有哪些“好专业”,哪些“热门专业”?
影响学生成才的不仅是所学专业,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认为更重要的是就读的大学。名牌大学不仅代表着一种荣誉,更代表了浓厚的学术科研氛围、雄厚的师资实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而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人“成人”、“成才”的关键。
专业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求以及不少考生的从众心理,致使招生时各专业之间由于报考人数的多寡造成录取分数的高低差异,这也就是考生和家长所关心的“冷门”、“热门”专业问题。近年来我校各个学科的发展齐头并进,例如,2007-2009年我校参加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的13个一级学科全部进入全国前十强,其中生物学、哲学、社会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四个学科位列全国前三甲,这充分展示了我校雄厚的学科发展实力。如果仅就录取分数高低作为评判标准的话,我校的经济类、管理类、临床医学类、生命科学类、数学类、信息科学类、法政类等大多数专业往年在各省市区都是比较受考生青睐的。同时,我校与香港、美国、澳大利亚、法国等境外大学或机构联合培养或合作办学的各专业,也得到考生的认可和追捧。
因此,我们建议广大考生把对专业认识的眼光放远、范围放宽,可以通过电话或者网络了解各个专业的研究领域、发展趋势、学科优势、博士点和硕士点设立情况,根据个人的成绩、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来选择专业,不要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
3. 能否详细介绍一下中山大学的联合培养类办学专业?
我校近年进一步加强与境外高校合作,在创新科技领域推出了一批联合培养类专业,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对考生来说,也即“读一次大学,拿两个大学的证书”。联合培养类专业的本科生一般第一、二年级在中山大学学习,经考核、考察合格者,三、四年级到境外大学学习,双方相互承认学分。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学生,由中山大学颁发毕业证书,境外大学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即采用“2+2”的办学模式。
目前,我校与境外大学合作通过“2+2”等模式联合培养学生专业有:微电子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培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旅游管理(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联合培养)、会展经济与管理(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联合培养)、化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等六个专业。以上专业在我校学费为30000元/年,在境外大学的学费按照该校标准收取。
另外我校推出的核工程与和核技术(中法合作办学)专业是以法国工程师学院精英式教学为基础,引入法国在核能工程师培养上的先进经验,培养核电及相关产业的高级工程技术研发和管理人才。
4. 你校今年是否实行大类招生?对优秀学生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培养方案?
我校今年实行大类招生,前一阶段不分专业,实行宽口径大类培养;后一阶段分流专业,开展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
我校着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各种选择学习的机会,构建了“中山大学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其中包括:①“逸仙班”,也即物理、化学、生物类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创新班,该班优秀本科毕业生可直接攻读博士学位;②基础学科基地班,发挥高水平产学研基地的育人功能,试点跨学科联合培养、“导师—研究生—优秀本科生”三位一体的全程导学制,培养研究型后备人才;③“博雅班”,着力培养一批有较强学术创新潜能、善于参与国际竞争,并有一定领导才能的社会科学类精英人才;④“博雅学院”,通过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四大类共同核心课程的教学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知识广博的优秀人才。
为中才立规矩,为天才留空间,精英学生将在其中实现对自身的超越。
5. 学生入校后能否转系或转专业?能否修读双学位?
我校建立转专业制度,使学生能根据个人爱好、特长选学新的专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除定向生之外)可于每年四月提出转专业申请。转专业对学科跨度并没有严苛的限定,但各专业接受学生的时有一些要求必须达到,比如对学生原所学专业的学习成绩有一定要求、需要通过拟转专业的笔试和面试等。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申请辅修或者修读双专业、双学位,修满足够学分并且通过考核后,可在毕业时同时获得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虽然兼顾两种专业或学科的学习需要相当的决心和毅力,但我校每年还是有不少学生坚持下来并学有所成。另外,即使无法转专业或修读双学位、双专业,学生还可以通过选修等途径,学习自己喜欢的课程,或通过考研适当地调整专业。
6. 填报专业志愿有哪些技巧需要注意?你校接收二志愿考生么?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该先仔细阅读熟悉《中山大学2011年本科招生章程》,主要了解学校的录取原则。
为了提高考生专业志愿的满足率,我校在专业录取上设有一定的分数级差,建议考生在填报专业志愿时,参考各专业往年的录取分数,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从高、中、低各档中分别选出自己喜欢的专业,填报时注意拉开专业之间的分数梯度。另外,对于“是否服从”志愿一栏,建议考生填写服从,以增加了录取机会,我校会参考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在调剂专业时尽可能的将你录取到与你志愿相近的专业。
我们希望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中山大学,因为我校近年在各省市的招生生源一般都比较充足,在这种情况下是录取不到二志愿考生的,只有当第一志愿考生人数不足时,方能录取到非第一志愿考生,且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实际高考文化成绩原则上不低于该地区已投档的第一志愿考生的平均分,其专业志愿只能录取到我校前一志愿录取后未满额的专业。实行第一批完全平行志愿的省份,志愿均被视为第一志愿。
7. 中山大学的学费、生活费用高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有没有助学措施?
广东地区的生活水平高于内地,这是由它相对较高的收入水平决定的,但广东的基本学习、生活费用水平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高。我校大部分专业学费每人每年5000元左右,住宿费每人每年950元-1700元不等(根据不同校区住宿环境而定)。
以2010年为例,如果一名新生家庭收入每月300-600元,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他可以获得学费的全额贷款(包括新生报到后申请或在原生源地贷款);在校期间,他还可以申请校内勤工俭学,我校四个校区每月提供约5000多个岗位,学生依据实际劳动时数获取劳动报酬;学校还积极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提供校外勤工助学的机会,2009年四个校区共提供近1200个校外兼职机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方式在解决在学校的生活开销,主要是饮食、日常用品等消费问题。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有机会获得国家奖学金,一次性获得8000元,或申请国家助学金,每年可获2000-3000元。此外,我校还有大量的社会资助,2009年共有2300多名学生获得资助。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只要学生准备好申请的相关资料,主动提出申请,一般都可获得贷款批准。近年,我校的贷款获批率几乎为100%。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开设绿色通道,学生可优先办理入学手续。学校依据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给予相应的经济资助,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8. 中山大学的本科生与国际间、港澳台的对外交流情况如何?
中山大学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一直积极开拓与海外(境外)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高层次学术合作,迄今共与数十个国家逾100所海外高校成为校级友好交流院校。校际交流合作的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包括合作研究、互派访问学者、互派交换生、共同举办国际会议和学生夏令营活动等。
目前,我校与美国、法国、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意大利、丹麦、德国、瑞典、香港、澳门、台湾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或机构开展本科交换生项目,学生可前往这些高校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对口专业的学习。同时,我校积极参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高校、机构举办的短期交流项目,鼓励本科生参与国际性竞赛、国际会议和各种学术交流,包括海外杰青汇中华活动、香港青年高峰会议、李韶文化交流学习中心暑期考察计划、泛珠三角青年座谈会、海峡两岸知识大赛、日本兵库县洋上大学友好交流团、美国岭南基金会陈荣捷社区服务项目、各交流院校夏令营等。许多学生通过在国境外的学习与交流,既接触了学习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理论,培养自主思考与创新研究能力,又深刻体会了国际化的学术环境,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全面素质。
以上介绍的仅是校级的交流项目,我校各个院系还有不少院系级的交流项目,所有中山大学的学生均可以通过自由申请、公平竞争获得对外交流的机会。
9. 能否详细说明中山大学学生的就业情况?毕业生一般可以选择哪些出路?
在就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考虑选择大学和专业一定程度上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一步。在全国高校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中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高度稳定状态,2008-2010年我校本科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到国家重点行业就业的人数和比例持续增加,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每年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出国留学深造的本科毕业生,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30%以上。
珠江三角洲可以说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对国内各种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到此地工作的种种优点可谓不胜枚举:生活环境好、待遇优厚、交通方便、信息发达、人才政策开明、创业环境优良……与其等到大学毕业后才到广东寻求发展机会,还不如先到广东求学适应环境、打好基础。中山大学的学生,尤其是希望本科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生,在大学三四年级,占尽地利就可以参加许多单位的实习和培训生计划,目前有300家用人单位在我校设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求职做非常好的铺垫。我校拥有完备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现有100多名职业指导师,并成立了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室和工作坊,可为毕业生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职业指导,引导树立正确职业观。
我校鼓励大学生创业,建立了创业教育、创业社团、创业比赛、创业实践等一系列鼓励毕业生创业的机制。我校开设了由联合国劳工组织和共青团中央联合设置的KAB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并整合学科资源,成立中山大学创业学院,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建平台。2008、2009年,我校连续两年获得团中央“全国青年创业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0年我校学子喜获“昆山杯”全国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大赛总决赛冠军,并获得主办方提供的100万元创业支持资金。
就毕业生去向来看,世界500强的公司在华南地区设置的招聘宣讲活动一般都在我校举行,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可口可乐、宝洁、中国石油、中国移动等覆盖IT、咨询、财经、高科技等各类企业。近半数毕业生在省级以上国家机关、中央驻粤直属单位、知名外企和民企、重点国企以及省级以上医院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