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熊宗辉同志 党委书记全面负责学院党委工作。
苏延川同志 党委副书记、院长
全面负责学院行政工作。
主管审计工作。
李 强同志 党委委员、副院长
负责综合协调、机要保密、财务、基建、后勤管理工作。
分管党政办公室(审计处)、计划财务处、后勤国资管理处。
联系智能制造与汽车学院。
舒显奇同志 党委委员、副院长
负责学生教育与管理、安全稳定、国防教育、信访、招生就业、创新创业。
分管学生工作处、安全保卫处、招生就业处。
联系建筑工程学院。
刘吕高同志 党委委员、副院长
负责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意识形态、组织人事、发展规划、对外交流、信息化、工会工作。
分管组织部(人事处)、宣传统战部、发展规划处(对外交流合作处)、离退休人员工作处(工会)、图文信息中心(档案馆)。
专项负责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筹建工作。
联系新华三芯云产业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冯思俊同志 原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
专项负责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中高职联盟工作。
协助负责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筹建工作。
联系成都市工业职业技术学校、金堂校区、蒲江校区。
学校简介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肇始于1951年,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学校全日制专科生就读于天府、金堂(2022年9月投入使用)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1500亩,学校现有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价值超亿元,图书总量近70万册,高质量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3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34个。学校现有教职工612人,其中专任教师486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占比39.95%、硕博学位教师占比52.63%、"双师"素质教师占比77.84%。
学校紧盯省市重大产业,构建专业集群。立足"中国制造2025",紧贴四川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专业链与产业链融合,开设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与汽车、信息工程、财经商贸、建筑工程等5大专业集群37个专业,在校全日制高职学生1.5万人。
学校着力创新人才培养,实施多元育人。整合政行企校多方资源,牵头领办成都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汽车、建筑、财经商贸等5个专业职教集团。与成都铁路局、中国中车、中兴通讯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现代轨道交通应用技术实践中心、现代装备制造技术实训中心、中兴通讯ICT人才培养基地等校内实践实训中心,育训结合,工学交替,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订单式"培养,实现“招生即招工”。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其中80%在成都地区就业创业。
学校现为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重点建设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首批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四川省工业文化普及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首批四川省施工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试点单位、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为响应国家深化产教融合和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东进”发展战略,推动学校深化改革创新、融入经济社会,2020年学校与金堂县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堂校区。该校区坐落于成都“东进”核心区域,淮州新城成都国际职教城。占地面积650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学校着力构建“一轴引领、一环串珠、多芯联动、四驱共融”的空间布局,坚持“产教城”融合发展理念,突破校园与城市的界限,打造“校园即城市,城市既校园”的共享型学校。围绕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按照延伸办学的原则,由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同新华三集团共同创办新华三芯云产业学院,开办社会需求契合度高,优势特色突出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