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经管学院
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理工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
人文社科学院
应用心理学、城市管理、英语、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
数据科学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金融工程(数据科学学院&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三院联合培养)
医学院
临床医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生物科学
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
公共政策学院(仅招收研究生)及一个研究生院
重点实验室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结合学科发展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强化产学研协调创新体系建设,深入参与粤港澳创新圈建设,建设一批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截至目前,我校已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图灵奖科学家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等国际一流科研创新平台、创新创业基地等100余个。现已建成的科研平台获批建设资金合计超过30亿元。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至今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科技项目以及国家省市区人才项目以及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委托横向合作项目1300余项,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大数据与数据科学、生物医药与生物信息学、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科学、经济金融与物流等重点领域获得各级各类项目总经费超30亿元。
重点学科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大湾区的人才需求,大学学科建设已形成八大研究重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经济与金融、大数据与计算科学、健康与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化学、社会科学与艺术、双碳与新能源科学、全球治理与公共政策。目前,大学已设立经管学院、理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据科学学院、医学院、音乐学院、公共政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八个学院以及一个研究生院。2025年,大学新增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个本科专业,截至目前共拥有30个本科专业,开设54个研究生(硕士、博士)项目。
可授予的学位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采用香港中文大学学术质量控制和学位颁授标准,由香港中文大学教务会负责审批和监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学位课程。目前,符合香港中文大学学位要求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本科学生将获颁授香港中文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而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完成学业并符合毕业条件的本科学生将另颁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毕业证书。
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雄厚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极具竞争力的优势,大学坚持面向全球遴选顶尖师资,引进教授的标准参考世界排名靠前的20所著名大学。截至目前,学校已汇聚 700余人的世界顶尖学者队伍,其中包括诺贝尔奖得主 6 名、近 50 名国内外院士、百余名国家级人才,共 109 人次入选 2024 年度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榜单。目前引进的教师 100% 具有在国际一流高校执教或研究工作经验,是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富有创新精神和教书育人热忱的优秀教师。
学生人数
截至2025年6月,来自世界各地的10000多名优秀学子正在港中大(深圳)求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已培养了八届本科毕业生,九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五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