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5-06-22 09:24

学校领导

 

谭忆秋

校区校长

张淑娣

校区党委书记

赵国亮

校区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张文丛

校区副校长

王彦岩

校区党委副书记

张华强

校区副校长

姜长宝

校区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钱宏亮

校区副校长


学校简介

2020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指出哈尔滨工业大学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扎根东北、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的引领下,全体哈工大人正奋力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始建于1920年,1951年被确定为全国学习国外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样板大学之一,1954年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6所高校行列,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学校于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首批“985工程”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2000年与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工大,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名单,2022年8个学科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学校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位居全国前五位,其中力学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现有全职两院院士23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34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448人次荣获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8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协议。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同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续签共建哈工大威海校区协议。2020年哈工大与威海市人民政府签订“聚力精致城市与一流大学建设”深化校地合作协议。

 威海校区是哈工大一校三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在美丽宜居的海滨城市威海。三十多年来,威海校区坚持“立足海洋、服务山东、拓展国防、走向国际、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定位,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坚持一校三区“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的要求,为学校走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新百年卓越之路贡献增量。

 威海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13000余人,设有10个学院1个书院、1个基础教学部,2024年34个计划招生本科专业共享哈工大25个博士点和22个硕士点,单独设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校区拥有山东省重点学科8个、山东省特色专业6个,船舶与海洋工程、车辆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

 威海校区传承哈工大“政治引领、典型引路、品牌带动、校训育人”的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传统,扎实推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在党建“双创”工作中,涌现出2个全国样板支部、2个山东省标杆院系和5个山东省样板支部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谭忆秋教授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于长军同志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获评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度“齐鲁最美教师”,钱宏亮教授荣获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威海校区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9位院士在校区建有科研平台和工作团队在教师中大力培树“重教、思教、善教、乐教”的优良师风,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海洋工程教师团队先后入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威海校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哈工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传统,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有云杉、雅荷、梧桐、劲松、竹贤、海棠和紫丁香书院,入选2025年度全国高校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形成了“党建引领、十纵六横、四四路径、线上线下”的“一站式”特色育人模式。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入选山东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培育了以“GW-HRT车队”“HERO竞技机器人团队”“哈工大(威海)智能船团队”为代表的100多支在国际、国内较有影响力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多次斩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一等奖等一批国内外重要赛事奖项。GW-HRT车队累计8次获得全国总冠军并获评全国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大力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就业人数及质量不断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赋能中心入选山东省首批建设高校试点单位。

 威海校区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积极推进有组织科研,稳步推进车船海等特色学科建设。校区牵头研制的国内首个面向海洋目标探测识别的通遥一体化卫星星座“威海壹号”01/02星成功发射。与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威海市政府共建国家首个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牵头获批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无人系统跨域协同与综合保障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29个。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奖32项。

 威海校区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深化校地企合作,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科研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作为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支撑平台之一,哈工大威海创新创业园创新“产业技术研究院+”校地合作模式,不断汇聚创新创业资源要素,持续优化区域双创生态,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蓄能。目前园区汇聚高端科技人才600余人,拥有产业技术研究院11家,孵化高技术公司60余家。

 面向新征程,威海校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致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贺信精神为引领,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聚焦哈工大新百年卓越发展和山东省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稳步推进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内部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团结凝聚广大师生员工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为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匹配的高水平特色校区而团结奋斗。






 



周边环境

通讯地址

电话:0631-5689455 5687186 传真:0631-5689455 电子邮箱:zsb@hitwh.edu.cn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文化西路2号H345 邮编:264209 威海校区2025年招生咨询QQ群 省份 QQ群号 省份 QQ群号 省份 QQ群号 安徽 927279100 浙江 213367503 山东滨州 792930461 北京 322321359 重庆 763486255 山东德州 651389683 甘肃 971190371 贵州 851892802 山东菏泽 617687721 广西 573894587 青海 787892426 山东莱芜 633954469 海南 781702989 新疆 769157074 山东临沂 654637217 黑龙江 830886878 湖北 554073849 山东东营 1004167385 湖南 413074657 宁夏 2158032693 山东聊城 1034449192 江西 995492642 福建 901321537 山东泰安 286863475 辽宁 1034514399 河南 274088348 山东枣庄 954508967 内蒙古 468188699 吉林 747605759 山东淄博 957085246 山西 1032062577 河北 662966757 山东威海 616747966 陕西 1025877276 广东 1081985860 山东潍坊 938494301 上海 920042515 江苏 159534525 山东烟台 335907790 四川 362823697 天津 197680876 山东总群 661783368 云南 1037840209 山东青岛 791934306 山东济南 531785291 山东日照 166301202 山东济宁 594669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