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 谢树青 |
男,汉族,1966年1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
校长 蒋平安 |
男,汉族,1965年5月生,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教授。现任新疆农业大学校长。 |
党委副书记 张小楠 |
女,汉族,1966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法学硕士,教授。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
党委副书记 陈勇 |
男,汉族,1972年2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教授。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董朝霞 |
女,汉族,1974年6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援疆)。 |
党委常委、副校长 米吉提·买买提 |
男,维吾尔族,1966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哲学、经济学学士,中教高级职称。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党委常委、副校长 綦群高 |
男,汉族,1966年3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农学硕士,教授。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党委常委、副校长 郑文新 |
男,汉族,1972年2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研究员。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万净敏 |
女,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管理学硕士。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常委、纪委书记、二级高级监察官。 |
党委常委、副校长 王振华 |
男,汉族,1979年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赵文斌 |
男,汉族,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教育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常委(正处级)、组织部部长。 |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高志涛 |
男,汉族,1979年9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工学硕士,副教授。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常委(正处级)、统战部部长。 |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杨红 |
女,汉族,1970年9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管理学博士,教授。现任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常委(正处级)、宣传部部长。 |
学校简介
新疆农业大学是自治区人民政府、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大学。前身为八一农学院,是经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同意,由王震将军于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步兵学校基础上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1958年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更名为新疆八一农学院。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新疆农业大学。现有老满城、亚心、陆港、天格尔等四个校区。
学校是全国文明校园、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节约型机构示范单位,首批自治区绿色大学、自治区党建示范高校。学校现有农、理、工、经、管、文、法等7个学科门类,24个学院,1个教学部,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70个本科专业。围绕水利水电、棉花、粮食、健康养殖、特色林果、农机智能制造、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建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自治区“十四五”高等学校院士支持计划依托学科1个,自治区“十四五”优势学科1个,自治区“十四五”特色学科5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棉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物生物育种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44个。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有草种创新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新疆分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新疆枣产业研究院挂靠我校。
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713人,其中副高级职称以上56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92人。学校在职教师中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学校现有在校生35103人,其中博士生401人,硕士生5212人,本科生27593人,其他学生1897人。建校至今,累计为社会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人才。
“十四五”以来,学校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116项,新疆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国家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课题)8项,累计到位经费近11亿元。近两年到位科研经费连续突破3亿元。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47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项)。审定新品种11个,授权专利635项(发明专利204项)、软件著作权688项,认定地方标准33项。揭示普通杏的起源与传播路径、发现格鲁西东欧鳌虾、培育出耐储运“老汉瓜”VH7新品系等一系列系统性、原创性研究为自治区特色林果、渔业等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理论依据。育成“雪香”梨、新大豆27号、新农大棉4号等新品种,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学校牵头组建“新疆新农科教育联盟”,成立“新疆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科技小院45个,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等共建中信国安-新疆农业大学葡萄酒产业学院、智慧农业现代产业学院、现代马产业学院等3个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1人受聘国家绒毛羊体系首席科学家,37人受聘17个自治区产业体系首席、副首席科学家,牵头建设自治区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探索出“1+4+N”科技服务模式,推进实用农业技术和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学校1个项目入选教育部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2次获自治区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1名教师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3名教师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奖和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学校坚持扩大教育开放,扎实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巴基斯坦共建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孔子学院并获示范孔子学院称号。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高校共建2个教育与科学研究中心及联合实验室。建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备案中心—新疆农业大学中亚研究中心。先后加入“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和“中国-中东欧国家现代农业科教创新联盟”等国际涉农科教联盟,有力推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高等农业教育的共同发展。
(数据更新时间: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