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重点实验室
设有全日制本科专业58个(含师范类专业19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现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云南省特色(重点)专业5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承担国家和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76项。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2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获得2个省级一流学科,共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94项,出版专著、编著、艺术作品集和教材420余部,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得省部级各类优秀成果奖98项。2022年9月以第一作者单位在《Nature》(《自然》)发表3篇论文。入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省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是“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学校。
重点学科
设有全日制本科专业58个(含师范类专业19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现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云南省特色(重点)专业5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承担国家和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76项。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2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获得2个省级一流学科,共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94项,出版专著、编著、艺术作品集和教材420余部,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得省部级各类优秀成果奖98项。2022年9月以第一作者单位在《Nature》(《自然》)发表3篇论文。入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省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是“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学校。
可授予的学位
设有全日制本科专业58个(含师范类专业19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9大学科门类。现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云南省特色(重点)专业5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承担国家和省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76项。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8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基地2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获得2个省级一流学科,共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94项,出版专著、编著、艺术作品集和教材420余部,公开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获得省部级各类优秀成果奖98项。2022年9月以第一作者单位在《Nature》(《自然》)发表3篇论文。入选“省级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省硕士学位授权建设单位,是“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学校。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员工1090人,其中专任教师880人、外籍教师2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38%,硕博教师占专任教师81%。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突省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才等共26人,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20余人。有省级名师工作室6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中科院院士朱敏担任学校自然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曲靖古鱼王国博物院院长
学生人数
设18个教学科研机构、6个教辅机构。校园面积1399亩。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5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