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关注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院校特性: “双一流”建设高校
院校简介 学校信息更新时间:2024-06-16 16:10

学校领导

党委书记:韦安光

校   长: 马少健

党委副书记:韦文广

副校长:覃拥灵

总会计师:韦兴文

纪委书记:樊伟

副校长:贺卫国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广西省宜山师范学校,历经广西宜山专区师范学校、柳州师专、广西河池地区宜山师范学校等办学阶段,1978年12月国务院批准在宜山师范学校为基础上建立河池师范专科学校,1979年5月经中共河池地委批准复办宜山师范学校(后更名为宜州民族师范学校),1994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经教育部、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河池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宜州民族师范学校合并基础上建立河池学院。2011年12月,学校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学校获批为广西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1月,学校获批成为自治区层面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经过70多年办学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具有一定规模、初具特色的多科性地方本科院校。

  学校坚持“扎根河池,服务地方,面向基层”的服务面向定位,秉持“修德、弘毅、勤业、致远”的校训,弘扬“忠诚执著 求真朴实”的学校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致力于转型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探索研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数十万“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地区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占地面积3000余亩(龙江校区578亩,金山湖校区2450亩)。学校现有教职工943人,其中专任教师753人,具有高级职称283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7000人,生源分别来自广西、山东、四川、海南、江西、福建等全国19个省,并招收来自15个国家的留学生。

  学校学科门类丰富,专业特色鲜明。学校按照“兴工、厚文、强师、拓新”的学科发展之路,积极发展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51个本科专业。目前,学校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汉语言文学,2个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电子信息、中国语言文学,2个广西重点学科——民族学、生物化工,2个广西高校重点建设学科——文艺学、应用化学,1个广西高校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国现当代文学,1个广西民族院校特色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1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建设有一批科研平台,其中:1个广西省级重点实验室——广西蚕桑生态学与智能化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微生物及植物资源利用开发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广西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1个广西高校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广西现代蚕桑丝绸协同创新中心,2个广西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桑蚕研究中心、桂西北地方资源和利用工程中心,1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研究基地,1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桂学研究会河池学院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广西院士工作站——河池学院蚕桑智能装备与检测广西院士工作站,2个广西科学技术协会科普基地“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科普基地”、“河池学院动植物与蚕桑科技馆”。

  学校立足地方,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转型发展之路。依托河池的中国有色金属之乡、中国水电之乡、世界长寿之乡、世界铜鼓之乡、刘三姐故乡的“五乡”丰富自然物质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与河池市共建了桂西北少数民族体育传承中心和长寿养生旅游学院,与河池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系,与河池市教育局联合开展“卓越教师培养”,与宜州区共建“刘三姐艺术学院”等校地合作平台;共建吉翁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河池学院技术研发中心、深圳爱汇百变教育集团•河池学院教育机器人技术研发中心;与深圳大学合作共建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合作研究基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深圳)研究院河池分院。与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河池市大数据发展局联合成立河池市工业互联网创新产业研究院、中国-东盟(河池)网络安全靶场、河池学院数字战略发展研究院。

  学校深化教育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校企校行合作平台,实施了卓越写作人才、卓越教师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近五年来,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9项。学校师生编排导演的民族舞蹈连续3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特别是独具民族特色的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多次巡演区内各地,获得社会好评。学校在70年的办学过程中,传承并发扬了写作人才培养的优良传统,先后培养出一大批活跃在广西各地的高素质应用型写作人才,涌现出了东西、凡一平等知名作家和一批文学新秀,被誉为“河池学院文学现象”。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教育大放光彩,独竹漂、板鞋竞速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国赛事中共计夺得34枚金牌。学校共有南楼丹霞等46个学生社团,校园文化异彩纷呈,引起多家重要媒体的关注。

  学校积极建设和谐文明校园,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级“绿色大学”“广西高校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社会影响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展望未来,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坚持扎根地方办学理念,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兴工、厚文、强师、拓新”的学科发展之路,力争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等方面有新作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求实敬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到2035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基础扎实、优势显著的国内知名区域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数据截止2024年4月)

                                                              

周边环境

    学院坐落在山青水秀、交通便捷的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河池市宜州区。河池市通高铁,高铁目前能通达广西、贵州、四川、重庆、湖北、河南、陕西等省份(区、市)部分地区。

通讯地址

学校地址:广西河池市宜州区龙江路42号 联系电话(兼传真):0778-3142339;18176187340(招生期间) E-mail:hcxyzsb@h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