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互联网+学院
学院是响应湖北省人民政府推进“互联网+”推动湖北经济发展与转型而设立的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对接湖北战略新兴产业,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紧跟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致力于现代信息技术+交通、金融和医疗等行业,形成了“万物互联”“云端共享”“智能计算”等专业特色发展方向,与多家知名的大型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并开展校企合作与联合办学。
智能智造学院
学院怀抱“勇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者,敢为教学改革实践探索的开路人”的理想,精准定位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倾尽全身心打造“中国制造2025”高素质人才。以智能设备装调现场工程师、智能制造运维现场工程师、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工程师为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探索厂校融合、工学交替、“厂景”再现、岗位引领、项目式驱动人才培养模式,畅响“武汉光职”工匠型技能人才品牌。
大数据商务学院
随着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现代社会步入大数据时代,对大数据的收集、储存、分析和运用也成为现代商务和管理活动的基本方式。学院适应实施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需要、面向大数据时代、依托中国光谷高新技术产业、立足智能商务领域、在人才培养和原有的专业课程基础上,植入了大数据技术相关核心课程,将大数据技术与现代商务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当今社会急需的高素质重技能型商务人才。
人居工程设计学院
学院以培养工程设计和行业技术技能人才为主,以“素质领先,重在实践”为指导,积极开发“精炼理论,拓展知识,加强实践,一专多能”的教学体系,构建多层次基础平台,多方向分支模块的课程体系。立足光谷,服务社会,从人才培养专业的规格、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队伍的组织、考核内容与标准与企业密切合作,深化改革,为行业输送所需人才。
大健康学院
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大健康学院是顺应"健康中国"重要国家战略推进和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在整合原人文教育学院的资源上而成立的,其中大健康产业为“51020”现代产业体系中“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学院着力打造康养、学前教育两个专业群,与武汉市多家三甲医院、省级示范幼儿园合作,开展订单式、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新模式,合力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学生搭建更丰富实践和就业平台。
光电信息学院
学院面向光谷高新产业和光电产业,以培养服务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已任,始终坚持以“始于岗位,面向就业,强化实践,注重实施”的教育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院瞄准光谷、依托武汉、服务湖北,顺应国家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大战略需求,发展光电技术专业集群,充分发挥多专业交叉的优势,力争建设成为信息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重点实验室
重点学科
可授予的学位
师资力量
李舒燕教授
从事教学管理工作三十余年。作为教师,先后主讲“公差与配合”“模具制造工艺”“机械设计基础”等多门专业课程,编写《公差与配合》《模具制造工艺》等专著合著6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持省级科研与教研项目4项,组织建设完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发明专利1项。作为学校教学管理干部,主持建立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国家示范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湖北省职教品牌专业建设、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的申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湖北省教学成果奖2项,负责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船舶主机和轴系安装”赛项申报与承办,多次获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
刘继清教授
湖北省信息网络安全协会职教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信息技术协会理事。曾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骨干成员曾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或参与教育部信息化项目、中国职教学会项目、湖北省教育规划项目等省级以上教科研课题20余项。拥有相关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EI检索、中文核心以上20余篇。主持现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提质培优项目、创新发展行动项目、“1+X”证书项目多项。多次担任技能竞赛专家、裁判,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获省级以上荣誉20余次。培养出了中央电视台专访的“辽宁舰”电气系统负责人、受习近平总书记接见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支部书记等一大批优秀的一线应用型技术人才。
卢洪胜教授
曾任全国食品工业职教指导委员会委员、生化制药技术类专业职教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教务处处长、机电工程学院院长。主持完成国家级教学建设项目4项,主持完成国家级、省级教研项目4项,主持完成技术服务课题4项,发表学术论文24篇,主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主要职责:全面主持学院工作,分管学院发展规划、人资管理、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主抓重大建设项目。
杨建新教授
高级电子商务师,湖北省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支持重点建设专业项目主持人,省级精品课程项目和省级实训基地项目负责人。从事职业教育四十余年,主讲“工业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课程,市级名师。长期研究经济管理和职业教育,曾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奖论文(项目)20篇(项)。
周永莲教授
执业医师,一级健康管理师,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专家库成员,民盟光谷工委教育支部副主委,民盟武汉市教育委员会专委,具有丰富的教学、教学管理、临床实践经验。从教以来,先后讲授过“中医学基础”“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营养与健康”等课程。先后主持或者参与省级重点课题5项,一般课题10项,在省级及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5本。2024年,论文《湖南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与推进策略研究》荣获湖南职教论坛一等奖。
王强教授
高级工程师、硕士学位,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注册一级建造师、注册投资咨询工程师,市招投标专家库成员、政府采购专家库成员、市工程质量专家库成员,主编教材《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主持教科研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等多项,主持省级精品课“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曾获市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省高教工委优秀党员等荣誉。工程经验丰富,结合实际践行于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专业相结合的建设工程全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从事过混合结构、框架结构和排架结构;多层、高层和大跨度;钢屋架、木屋架和网架,经历过新建项目、加固改建项目。
王川教授
高级技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专指委委员、湖北省电子电气教学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北省仪器仪表学会理事、武汉电子智能制造协会理事、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湖北赛区评审专家、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评审专家、湖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馆特聘专家、汉口学院特聘教授。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ISTP检索、中文核心10余篇;主编公开出版教材10余本,其中入选国家“十二五”“十四五”规划教材2本;主持完成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省级以上科研课题5项、横向科研项目5项、获得国家新型实用专利1项;主持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获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湖北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等称号。曾获湖北省高等教育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全国电子信息类优秀教材一等奖、内蒙古科学技术馆优秀专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优秀作者。
马悦教授
国家二级职业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编《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部教材。先后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5项。近几年来,参与撰写了多篇关于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报告,其中有5篇获得湖北省委、省政府领导肯定性指示,有2项成果被省教育厅采纳应用。
童凤莲教授
湖北省研学旅行协会监事、一级电子商务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公共营养师、高级健康管理师,持有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1+X前厅运营管理、1+X餐饮服务管理(中级)、中级考评员等资格证书,任1+X证书考评员和省级与国家级旅游类赛事裁判。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及参编教材6部,发明国家专利2项,主持各级教科研项目6项。曾指导多名学生在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取得荣誉。
汪季石教授
黄冈师范学院三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黄冈师范学院硕士生导师,现任湖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大别山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大别山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黄冈市社科联副主席,黄冈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主要从事大别山党史、革命史和红色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基金6项,省社科中国调查项目、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50余项。著述、主编《黄麻起义史论》《民俗文化与社会》《鄂东近代史简编》等著作多部,在《中国高校社会科学》《中国军事科学》《湖北社会科学》等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 转载。成果获湖北省第八届人民政府优秀社会科学著作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钟军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H3CSE路由交换网络高级工程师。湖北省信息职教集团常务理事,湖北信息网络安全协会职教工作委副理事长,湖北省综合评标(评审)专家库电子信息类(评审)专家,省教育厅技能大赛“优秀工作者”。主编参编教材10余部,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EI2篇,主持参与课题6项,原始取得计算机软著作权《大学生健康体检信息管理系统》。牵头建设H3C新华三ICT数字学院,多次指导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匠杯获奖。
袁云立副教授
民盟光谷工委教育支部组织委员,高级金融管理师,电子商务师,取得对外韩国语教师资格证书。全国区块链金融职教集团理事、湖北省跨境电商职教集团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生产力学会会员、武汉市商业经济学会会员。6年国企、外企从业经验,15年本科及高职院校教学经历,主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3项省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获2018年湖北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任职业技能大赛国赛智慧金融赛项仲裁,多次指导学生参加“黄炎培杯投资理财大赛”等国家级大赛,获得金奖及一等奖。
王圆圆副教授
电子商务师(高级),全国数字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常务理事,全国数智商业共同体常务理事,2023年“畅享杯”全国财经商贸类教师数字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裁判,2024年“中银杯”电子商务赛项裁判。主持省级课题1项,作为主要成员完成省级课题3项,主持完成校级课题1项,主持建设文华云网络精品课程“新媒体运营”“网络营销”2项。副主编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网络营销》教材1部,参编教材2部,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熊杰副教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擅长“Python”“JavaScript”“Java编程”“MySQL数据库”“Linux操作系统”“VUE框架技术”等课程。多年从事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擅长与学生交流、沟通。倡导学生参与、勤于动手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好评,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工作者”。指导学生参加2023年全国红帽挑战赛荣获“二等奖”、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2024年校内技能竞赛获指导老师“二等奖”、指导学生在2023年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中取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毛芬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一、二级建造师,曾先后任职研究所检测员,外企设计及预算工程师,企业实践经验丰富,多年高职教育经历,参与国家级课程标准的编写,多次编写建筑施工技术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次成功主办工程造价校内技能大赛,主持省级课题1项已结题,在国家级期刊独立发表论文多篇。
杨映玲副教授
经济师,湖北省会计学会委员,有10余年企业工作经历,20年高职教育经历,取得多项教科研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篇,获省级荣誉2篇。主持省级课题研究1项、校级课题1项。主编与参编专业教材2本。参与湖北省教育改革项目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微课作品“银行余额调节表的制作”获全国微课大赛(高职组)三等奖。带领学生团队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RPA财务机器人赛项中,荣获国赛三等奖、省赛一等奖。
张婷副教授
双师型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市场营销”“项目策划”“市场调研”“网络营销”等。主持及参与多项教科研项目,公开发表专业论文十余篇,担任《市场营销学》《新网络营销》等教材的副主编。多次带领学生参与各项专业技能竞赛,荣获2019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市场营销赛项抽测队三等奖。
李聪聪副教授
高级室内设计师,“双师型”教师,湖北省艺术协会会员,武汉市广告协会高校委员会委员,中国“米兰设计周”评审委员会专家,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环境艺术设计”赛项裁判;主持省级课题1项,已结项;作为主要成员完成国家级课题1项,省教育厅教改课题1项;参编十三五、十四五规划教材三部,多篇教科研论文收录核心期刊,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及省级赛项并获奖;校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连续四年获校级年度“优秀工作者”。
陶莎副教授
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现任职于武汉光谷职业学院人居工程设计学院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于视觉艺术、文化创意产业、设计教育等相关领域的学术及实践研究。设计项目曾获全国、省、市级奖项,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9篇,参与省级科研课题1项,副主编教材1本。指导学生参加2024年“中银杯”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环境艺术设计”赛项获抽测队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第12届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获湖北赛区二等奖、三等奖。
邵凌凌
先后获得导游证、酒店管理师(高级)证、1+X研学策划与管理考评员证等职业资格证书。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国际级CPCI论文1篇;主编、参编4部旅游与酒店专业教材;参与多项课题研究,2016年度调研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河南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2021年课题《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路径探索分析》荣获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科研成果一等奖。
李丹副教授
主要负责全校“应用文写作”课程建设和讲授。先后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上发表论文15篇,其中CPCI论文1篇。先后主持及参与课题7项。主编及参编与专业相关教材5部。入职武汉光谷职业学院以来,荣获校级优秀工作者、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一届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等奖项。
赵为副教授
一级健康管理师,主讲课程“营养与健康”“幼儿卫生与保健”,期间获武汉光谷职业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主编十一五规划教材《微生物学实验》1本;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免疫学》1本;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微生物学》教材1本。公开发表多篇论文被知网收录,其中第一作者论文10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篇。
钟燕红副教授
中共党员,中级物流师,高级电子商务师,华中师范大学学士,中山大学硕士,副高职称,现任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主要担任智慧仓配运营、国际货运代理等课程教学;累计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十余篇,编写教材三本,主持申报课题及参与课题研究四项,于2021年获得湖北省教育学会物流专业教育委员会“十三五科研先进个人”奖;先后辅导学生参加湖北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等各项比赛并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达30余人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多项。个人参加2023年湖北省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供应链管理赛项获得优胜奖,参加2024年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智慧物流赛项教师赛获得二等奖。近年来积极探索本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李康副教授
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中级经济师,国家一级电子商务师, 1+X网店运营培训教师,1+x跨境电商B2B数据运营培训教师,2017年从事高等职业教育至今,主讲“网络营销实务”“新媒体运营”等课程,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8篇,参与2门网络在线开放课程录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三等奖,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获二等奖,湖北省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获优胜奖。
杜丕烈副教授
一级电子商务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2018年8月至今担任武汉光谷职业学院大数据商务学院市场营销教研组专职教师。主要研究方向“网络营销”。主讲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网络营销”等。曾主持各级课题5项,其中省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3项。发表论文7篇,其中核心期刊2篇,普通期刊5篇。多次参加校内外教学比赛并获奖,2018年11月获湖北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2019年1月获武汉光谷职业学院教学技能能手称号;2019年8月获武汉光谷职业学院优质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设计赛项优秀奖;2019年8月获武汉光谷职业学院优质课堂教学比赛课程课件二等奖;2019年11月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市场营销技能赛项并获三等奖。
吴瑕副教授
电子商务设计师,高级网络营销师,网络直播运营师(高级),“双师型”教师(高级),具有两年外企从业经验,10余年高校教学经验,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视觉营销”“网络营销”等。主持及参与多项教科研课题,编写多部教材,公开发表专著1部,学术论文10余篇,获2018年湖北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与校内外专业技能竞赛,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刘艳芳副教授
电气工程师,高级“双师型”教师,二级数据通信技师。有15年企业工作经历,多年高职教学经验。取得多项科研成果,公开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获得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湖北省级课题1项,副主编教材2部。精通“数据库”“JAVA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统计”等专业课程。指导学生在2021年参加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荣获湖北赛区三等奖,取得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校内技能大赛,荣获一,二等奖。
张婧副教授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网络工程师(中级),系统分析师(高级),曾多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市级、校级计算机专业类比赛并获奖。主讲课程“路由交换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Linux操作系统”等。所获荣誉:2019及2020年度,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新华三集团联合主办的“新华三杯”全国大学生数字技术大赛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付静副教授
“双师型”教师、“1+X”讲师,华中科技大学会计硕士毕业,8年大型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经验。近年来主要讲授“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1+X企业财务机器人”“会计仿真实训”“成本会计”等核心课程,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共发表财务类相关论文8篇,作为副主编参编财务会计类教材两本,省部级课题三项,校级课题1项。启林青年教师大赛,新秀奖;指导学生参加2023年 “湖北工匠杯”全省数字技术及新职业技能大赛风险管理人员赛项;获得二等奖;2024武汉市第二届会计工匠杯比赛,获得决赛二等奖、2022年“中银杯”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等荣誉。
杜韵璇副教授
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先后获得公共营养师、食品检验工等职业资格证书。主要从事“营养与健康”“婴幼儿营养与配餐”“幼儿卫生与保健”等课程的教学。在省级及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7篇,参编教材2本,参与省级以上课题2项,获专利1项。
吴舒副教授
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主要从事“酒店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的教学,曾多次荣获“优秀中共党员”称号。公开发表学术论文8篇,主编、参编专业教材1部;指导学生在2023、2024年“中银杯”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导游服务赛项中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
封丽萍副教授
中共党员,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要从事“职业英语”“旅游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在省级及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篇,主编及参编教材8本。
杨晔副教授
毕业于三峡大学,健康管理师(高级),现任大健康学院康复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社区康复”“医疗与现场急救”等课程的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熟悉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参与省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文华云网络重点课程建设1门,获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编教材1本,发表论文10余篇。
刘秀南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深耕教育领域,获评副教授职称,同时为高级“双师型”教师。学术成果丰硕,累计发表省级知网论文10余篇,主持及参与省级以上课题6项,其中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并参编“互联网 +”思政新形态教材,推动学科创新发展。
王红胜副教授
200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工作于武汉光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课部),基础课教研室专任教师,主讲“高等数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多次受到教学督导及学生的好评。2019年参与学校教学能力比赛,获校级“优质课堂教学比赛”教学能力大赛教学设计赛项二等奖。2024年指导两名学生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优秀奖。工作以来,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研促教,教研相长。主持和参与了四个项目课题,并在省级及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学生人数
在校生一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