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设置
重点实验室
(1)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制造学院实验教学中心成立于2005年,现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使用面积78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1176台套,固定资产达1900万元,建有较为完备的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和机械设计、机械创新、机电综合、单片机应用、数控加工技术、工程测试、流体传动与控制、3D打印、成型工艺、焊接技术、汽车整车构造、汽车拆装、汽车检测、汽车电器电子、汽车仿真等实验室。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5人,参与实验指导理论课教师43人。根据人才培养计划要求,已开出33门课程104项实验,实验开出率达100%。
智能制造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秉承“通过实验深化理论知识,依靠实验提高动手能力,利用实验强化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创立了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的基础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三层次”教学体系,学生在机械实验教学中心能够得到机械实验技能、专业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让学生在理论中学习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从而达到知识与技能并进、应用型与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教师及学生依托实验中心平台参加了多项全国、省级大赛,并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3D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东风本田节能竞技大赛”等众多赛事中取得骄人成绩。
(2)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
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始建于2005年11月,是建立在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下的教学单位,到目前为止中心总面积已达2000m2,总投入约500多万元。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下设的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制药专业、医学检验专业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都是由多学科相互渗透和交叉形成的技术类专业,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好的实验室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本保证。
目前,中心已建成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平台、制药专业实验平台、化工专业实验平台、生物制药专业实验平台、医学检验专业实验平台(在筹)这五个实验教学平台以及一个专业硕士联合培养实验平台,能满足制药学院各本科专业及专业硕士实验教学,同时为学生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教师科研、对外检测、师生体检提供全面服务。实验平台实行专人负责制,平台建设实行专人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联合建设。本中心于2014年获评院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多年来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本着“厚基础技能、强综合运用、显专业特色”的理念,构建有特色的“五段式”化工制药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和基于核心实验技能培养的,“一体化、三层次、开放式”的化工与制药类实验教学模式,全面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操作技能、专业综合实验能力及创新意识。实行实验室开式放管理,为学生毕业论文、科研、科技创新服务,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中心产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开展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与企业技术应用紧密结合。
中心注重教师队伍培养,多种途径培养教师综合素质,实验中心现有教师8人,均具有硕士学历或中级职称,双师型教师占60%。多年来中心教师主编、参编出版应用型人才实验教材2本、准备出版教材2本,自编实验讲义10本,发表各类教科研文章16篇。主持参加各级教科研、质量工程项目2项(8人次);获得院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共计8人次;教学质量优秀奖3人、“十佳教师”1人、“优秀教师”2人。经过中心多年建设,实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近3年在实验中心开展毕业论文获获省优秀毕业论文2篇,湖北省创新成果报告会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7项。
中心各项教学管理文件齐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资源和实验教学资源上网,产学研一体化的化工与制药实验教学中心初具规模。
(3)商学院
商学院实验中心下设七大实验室:企业综合模拟实训室、计算机教学实验室、会计电算实验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室、综合训练实验室、情商技能与沙盘实训室。以上各实验室于2006年开始陆续建成并对外开放,至今,实验室已建面积2000多平方米,总投入约400万元,能满足商学院各专业2000多师生的日常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同时为学生科技创新、科研提供全面服务。
商学院实验中心各实验室
序号 | 门牌号 | 实验室名称 | 容纳人数 | 备注 |
1 | 图507 | 企业综合模拟实训室(一) | 65 | 配备电子多媒体、投影仪 |
2 | 图509 | 计算机教学实验室 | 126 | 配备电子多媒体 |
3 | 图510 | 会计电算实验室 | 80 | 配备电子多媒体 |
4 | 图511 | 企业综合模拟实训室(二) | 96 | |
5 | 图512 | 校企合作项目基地 | 40 | 拟建 |
6 | 图513 |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室 | 100 | |
7 | 图514 | 实验中心资料室 | ||
8 | 图515 | 综合训练实验室 | 108 | 配备电子多媒体、投影仪 |
9 | 图516 | 会计手工实训室(一) | 40 | |
10 | 图517 | 情商技能与沙盘实训室 | 80 | 配备电子多媒体、投影仪 |
11 | 图518 | 会计手工实训室(二) | 100 |
1、实验中心主要实验设备介绍
实验中心拥有DELL服务器六台,宝德服务器两台,各种档次微型计算机470余台,以及扫描仪、打印机、打眼机、点钞机和投影仪等多种先进设备,并配置了金蝶全套软件,科育电子商务模拟全套软件,科育国际贸易模拟全套软件、南京世格外贸软件、智胜模拟交易系统软件、网中网实训教学平台软件、国际物流货运代理软件、上海远恒国际货贷软件、北京创时能物流仿真Flexsim软件、武汉用友营销沙盘、北京现代中欧KJ经理人沙盘模拟训练课程系统、因纳特工商管理综合实训软件、厦门网中网财务管理实训教学软件、武汉贝腾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验室模拟系统等实验教学软件,并配置了全套情商与管理技能训练实验仪器等,总价值达400多万元。
2、实验中心承担的主要教学任务
实验中心能承担经济与管理系2000多名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任务,为会计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物理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以及经济与金融共八个专业的的本科生提供服务。主要面向课程有: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计算机会计、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电子商务、证券投资学、运筹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国际金融、商场营销、财务会计实习、国际贸易实习、工商管理实习等。
3、实验中心人员
实验中心现有人员8名,设中心主任1名,副主任1名,实验教师6名。实验教师中有七名都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有三人已获聘讲师职称。各实验教师都具有相应的专业背景,分别为我系八个专业教研室的师生提供服务。
4、实验中心实验室分布图
(4)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是我校最早建立的实验中心之一,中心总面积1400平方米,下设力学实验室、土木工程材料实验室、土力学实验室、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模型制作实训室、建筑结构实验室、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室、土木仿真模拟实训中心和BIM工程中心等9个实验室,形成了由专业基础实验平台、专业实验平台、特色创新平台等构成的院内实验平台体系,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环境。
实验中心有专职技术人员6人,其中具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专职人员3人,占50%;实验课教师8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实验教师占50%。
实验中心是集专业基础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开放与创新实验于一体的多功能实验中心,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精良、软硬件齐全。作为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其任务是承担全校力学课程实验,以及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和城乡规划等专业的课程实验、实训与实习,在增强学生理论知识认知程度,培养测量、测试能力等工程素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验中心秉持学校“以人为本,质量至上”的办学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相互融合,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践锻炼有机结合,以高度的热忱为学生、教师及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5)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院语言实验中心(简称实验中心),是我院进行外语教学、教学实践实训的重要场所,是我院外语教学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面积约1500平米,仪器设备总值约207万元,其主要设备有同声传译训练系统、语言广播教学系统、英语自主学习网络平台、音视频点播系统、英语在线资源库和新视野大学英语在线学习系统等。
语言实验室用以外语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英语专业教学和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教学条件。语音室承担了英语专业、大学英语等英语听说课程,同时还承担了外语语言考试等任务,创造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的良好环境。
2007年开始自主学习教室正式运行和对外开放。
同声传译实验室
同声传译室于201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布局模拟国际会议同声传译室设计,总面积达到200平米。包括1个主席位,4个译员间,8个译员席和30个代表位。硬件采用先进的蓝鸽同声传译系统,由高保真网络系统、同声传译系统、实况摄像系统和音像四大系统组成。实训课程有:基础口译、英语口译、会议翻译、商务翻译、高级口译、笔记工作坊等。软件使用的是中国最大语言服务机构传神的翻译软件,共享500万字英汉汉英双语语料库,涉及汽车,化工,土木,机电,出版和艺术等。
CAT(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训室
CAT实训室约200平米,可容纳10位翻译人员同时进行计算机辅助翻译工作。另有两间会议讨论室,可容纳20人进行实训讨论。实训室配备了国内先进的传神翻译公司T-cloud翻译系统,该套系统是一种人机互动的充分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记忆能力强和人的创造性强两者相结合的辅助翻译系统。它能够帮助译者优质、高效、出色地完成翻译工作。它可以使学生理解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和方法,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去帮助自己和团队做好翻译工作。另外,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翻译课程的学习,为立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就业提供无缝对接。
语言实验室
语言实验室共四间,占地约800平米,总座位数为336座。语言实验室使用广州蓝鸽集团的网络语音系统,采用全数字化的传输方式,不仅能实现模拟语音室的所有功能,而且还引进了网络教学功能。该系统全面的教学方式、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新鲜、理想的教与学感受。为学生开展上机实践、人机对话、自主学习及视、听、说训练,另附有语音及其他语言学习材料,为学生们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语音室
语音室共三间,占地约400平米,总座位数为166座。主要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口语训练和听力训练的场合。由主控台、学生跟读录音机和学生专用耳机组成,可纠正学生的发音,进行口语、听力训练,学生可跟读并录音,将自己的读音与老师的比较,跟读加以模仿纠正,达到读音准确的目的。
(6)信息工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介绍
一、实验室建设概况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成立于2008年,总用房面积4100平米,总固定资产约1300万元,现有实验室31个,其中包括:电子技术Ⅰ实验室、电子技术Ⅱ实验室、电工与电路实验室和10个物理实验室等共13个基础实验室;3G通信与物联网实验室、电子创新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室、网络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数字仿真实验室、自动识别实验室、现代检测实验室、智能仪表实验室、运动控制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工程控制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等14个专业实验室;电子工程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电子工艺实训室和电子装联工艺实训中心等4个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训室。其中嵌入式系统实验室是与软帝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共建实验室,电子装联工艺实训中心由武汉科伟达电子有限公司与我校联合办学、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分布图如图所示。
二、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中心是信息工程学院的实践教学部门,可面向全院21个专业,进行学生实验、实训、科技创新等实践教育教学活动,并承担各种竞赛。实验室仪器设备先进,并不断换代更新,保证了实验教学能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验中心在开好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逐步建设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积极开展实习、实训、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为全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物理创新大赛、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等赛事中屡获大奖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师资力量
教学队伍是办学的首要条件,高素质、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实验室建设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验中心成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热心于实验教学、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师团队。按照“双师型”教学人员培养目标,实验中心教师积极参加教研室的教学活动,并通过内部交流和外部培训的方式,提高现有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管理水平。
目前中心实验教师团队稳定,职称、学历结构合理,现有专职实验教师11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7人。近年来,中心教学人员编写实验指导书30余本,教研立项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相关教材多本,获院教学成果奖、优秀论文奖、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授课竞赛奖、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表彰20余人次。
四、发展目标
中心以学院转型发展为契机,在坚持“开放透明,重视技能,激励创新,重视成果”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实验教学体系,打造“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创新、创新中就业”的实践模式,充分发挥专业特色,逐步探索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习基地和工程训练场所的途径。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使产教融合,产学研一体化,努力建成院实验示范中心、湖北省实验示范中心。
重点学科
学校立足湖北及武汉城市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开设有42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医学七大学科门类,涉及汽车、建筑、信息技术、医药、制造、金融、媒体、体育等行业。学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取得丰硕成果,其中:
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机械工程学科(群)和设计学科(群)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车辆工程、制药工程、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城乡规划
省级重点培育专业、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工程师计划”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专业
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制药工程、电子商务专业
首批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包装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制药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等31门
国家级新文科教改项目:《“新文科”视角下设计学类本科专业基础课重构研究》
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文科视野下“设计+”推动乡村振兴的策略和实践研究》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项目: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制药方向
省级教改项目:《“大思政”视阈下高校体育育人价值引领与体系构建》等40项
省级教学成果奖:《注重学生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等5项
可授予的学位
学生修满学校规定的学分,颁发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毕业证书,毕业证书电子注册进入国家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学士学位,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专任教师77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约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双师双能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以上。学校引进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资深人士、企业导师,开坛设课、交流互动,拓展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2021年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1个,为全省同类高校唯一。截至2022年底,获批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
学生人数
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坐落在“武汉∙中国光谷”的核心,地理位置优越,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原名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2016年5月转设更名为武汉华夏理工学院。学校以普通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1.4万余人。